吴与弼(1391年~1469年),初名梦祥,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府崇仁县(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明朝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是崇仁学派的创立者,国子司业吴溥的儿子。
早年师从太子冼马杨溥,精研四书五经。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弟子数百人,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等都出自他的门下。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吴与弼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清代学者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将《崇仁学案》位列第一,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作为理学开山之人,吴与弼创立的“崇仁学派”享誉中外,其下开的“江门之学”、“余干学派”和稍后的“江右王门之学”是推动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开端,为中国思想史从朱熹的智识主义向内省功夫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与弼的代表作
-
除夜次唐诗韵
银灯守岁未应眠,一听阳春自洒然。更祝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
-
小年夜
虚堂明烛小年时,子弄瑶琴父咏诗。会得心中无事旨,乐夫天命复奚疑。
-
晓起即事·其一
夜思经世务,神倦方熟眠。晨朝气清爽,良心还烱然。
-
除夜次唐人诗韵
青灯幽户照无眠,高兴吟哦正浩然。一岁平安私自幸,进脩踊跃入新年。
-
游园
呼童时作后园游,淡日凉风踏素秋。花映东西红锦绣,果连南北绿云稠。
-
晓起即事
人心秉至灵,胡为自狼狈。十年磨一镜,渐觉尘埃退。清晓旭日升,竹树欣相对。欲记丹青图,斯意恐难会。
- 查看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