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鸿雁
〔先秦〕
鸿雁(1)于飞,肃肃(2)其羽。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之子(1)于征(2),劬劳(3)于野。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爰(1)及矜人(2),哀此鳏寡(3)。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于飞,集(1)于中泽(2)。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之子于垣(1),百堵(2)皆作(3)。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则劬劳,其究(1)安宅(2)?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1)。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维此哲人(1),谓我(2)劬劳。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1)。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小提示:诗经《小雅·鸿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雅·鸿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全诗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通篇以鸿雁于飞起兴或自比,渲染了一种悲鸣低徊的气氛。比兴结合与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西周
创作背景
《小雅·鸿雁》当作于周厉王或周宣王时期。西周晚期,内有厉王之乱,外有玁狁入侵,加之持续天旱,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王朝加以安顿,或是此诗的背景。关于此诗主旨,历来看法不一。有认为是赞美周宣王的,如《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有认为是流民自叙悲苦的,如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有认为是写周王派遣使者到各处救济流民的,如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
相关诗词
-
游凤凰山故宫至高禖台鸿雁池
衰草寒烟老木风,南朝佳气落秋空。璧来山鬼遮秦使,盘泣仙人出汉宫。坏埒尚传祠乙鸟,荒池曾见射飞鸿。骚人自古多离思,长在登临感慨中。
-
鸿雁来奉题张嗣宗雁图
鸿雁来,秋风起,江北江南几千里。渺渺初离紫塞云,潇潇忽度平湖水。平湖水浅沙渚长,欲落未落纷低昂。蓼花过雨红更白,荷叶著霜秋已...
-
小重山·一片残阳树上明
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啅噪、雨初晴。西风鸿雁落沙汀。归舟远,渔笛两三声。烟草逐人行。前山青未了、后山横。山川人物斗峥嵘。黄尘路,鞍马笑平生。
-
水调歌头·鸿雁未应到
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木犀天气,何事爽逼夹衣重。长记呼韩塞下,每向飞廉声里,占见马蹄东。今且闭门睡,都不管山翁。李北平,班...
-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其三
劝君莫望楚云飞,一片云飞两泪垂。去岁尚传鸿雁信,今年空念鹡鸰诗。大刀折处心尤苦,半臂添来体更羸。鼓笛谩将厅事聒,谁知里面有人悲。
-
东湖留题·鸿雁渚
兼忘物我玩鸥客,自得行藏遵渚鸿。看破眼前人与物,紫玄翁在小桥东。
-
梦乘大舸卧泛江湖波涛甚壮醒乃悟其为雨因成小诗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
宿棣华馆闻雁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
夜行船·逢子似清河坊市中客楼小饮
忽得相逢惊似旧。问山中、酒徒诗友。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绿竹疏梅今在否。对西湖、夕阳烟岫。鸿雁声中,人间今古,还是醉醒时候。
-
题画鹅雁二首·其二
水国鸿雁秋,烟沙风日丽。莫遣角弓鸣,惊飞不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