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卖花声·雨花台》是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为怀古伤今之作。上片写登雨花台远望之所见。白门、石头城、大小长干都是南京古代的繁华之地,只今却空有渔翁的钓竿,呈现出一派萧瑟、冷落,对比鲜明,不胜今昔之感。下片写雨花台之景色,笔法极其飘忽,将眼前之景与昔日之景混为一片,把内心的苍凉沉痛之情融入景物之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全词辞采清丽自然,声律和谐宛转,在萧瑟凄凉的意象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绵远的感慨。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卖花声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南京是六朝都城,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粉繁华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南明福王也以南京为首都。可是清兵南下时,南京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者在明清易代之际,正好游览雨花台,便通过对金陵城满目荒凉、衰败景色的描绘,借对六朝的追溯来表达对明朝的哀怨,于是便写下了《卖花声·雨花台》该首词。
相关诗词
-
一丛花·咏玫瑰花
玉人晓起惜春残。花事正阑珊。卖花声送妆台畔,开篮处、艳紫浓殷。万朵氤氲,一枝芬郁,和露撚来看。檀郎昨向鬓边安。镇日对红颜。从今揉得花魂碎,细匀入、湘摺罗纨。别样风流,馀香旖旎,犹拟傍云鬟。
-
卖花声·雨夜独坐
恼煞落梅天。细雨连绵。通宵不住洒连纤。罗帐低垂屏半掩,独坐灯前。香饼鸭炉添。倦倚疏帘。芭蕉敲碎绿窗烟。迟漏疏钟闻断续,恐不成眠。
-
卖花声·桃花
临水枝枝,妆点春光如许。晓妆解、犹含宿雨。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乍离魂、亭亭倩女。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放扁舟、水云深处。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树。
-
卖花声·庭院悄无人
庭院悄无人。门掩黄昏。阑干慵倚独含颦。不为愁花兼病酒,只是怜春。春梦记难真。閒杀芳辰。倩谁心字夜香薰。空有海棠新月上,知我销魂。
-
杏花天·花朝过金鱼池
莺声曲岸轻阴乍。春水涨城南台榭。谁家高结秋千声架。人在卖花帘下。踏青鞋、旧游重话。记挟弹、芳原试马。杏花小雨西村社。放了东风宽假。
-
花心动·春分
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
-
卖花声·题藏墨山房
竹屋纸明窗。聊可支床。小亭一角绕长廊。曲曲层台如雁齿,合种花王。草绿满庭芳。亚字红墙。碧桃谢却桂枝香。可惜梧桐新雨后,少个池塘。
-
惜馀春慢·和晓廷兄丰台剪枝芍药
骀荡轻阴,惺忪香雨,绿遍天涯芳草。初回梦味,正呷乡味,早是卖花声到。重见青筠担头,和露携来,翠鬟犹袅。料枝间定有,双栖蝴蝶,被它惊觉。聊伴取、尘榻风窗,清歌细酌,浪拟素颦红笑。怜深怕嗅...
-
过三桥怀山台
卖花声里凭阑处,沽酒楼前对雨时。景物如初人自老,夕阳波上燕差池。
-
卖花声·柳
烟外柳丝丝。雨困云痴。长亭秋老又多时。别后飘零谁更管,人隔相思。风已不禁吹。腰弱难支。章台青袅一枝枝。曾是旧游攀折处,应惜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