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鬻女谣》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老百姓以出卖自己的亲生女儿来寻求活命这种典型情景的描绘、渲染,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社会贫富悬殊的强烈不满之情。全诗主要运用层层递进的对比手法,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力量,同时也焕发着人道主义的光彩。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鬻女谣》此诗约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诗人时任镇江录事司达鲁(即长官)。据《元史五行志·文宗本纪》等记载,天历元年(1328)八月,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建德、镇江、池州、太平、广德等九郡发生水灾,淹没农田一万四千多顷;次年六月,通州、霸州等四州遭遇雨水灾害;而真定、河间、大明、广平、峡州等五州四十县则大旱。仅山东就有灾民六十七万六千多户,陕西有一百二十三万四千余。连年的水旱灾害,使得饥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卖儿鬻女,生活悲惨。但文宗却大兴土木,不惜民困,诏令在建康修建龙翔集庆寺、在蒋山修建崇禧万寿寺等,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作者愤而作此诗以揭露现实。
相关诗词
-
《春女行》拼音版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频想...
-
《神女赋》拼音版
...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
-
《讽赋》拼音版
...之钗,挂臣冠缨,臣不忍仰视。为臣歌曰:『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臣复援琴而鼓之,为《秋竹》《积雪》之曲,主人之女又为臣歌曰:『内怵惕兮徂玉床,横自陈兮君之傍。君不御兮妾谁怨,日将至兮下黄泉。』」玉曰:「吾宁杀人之父,孤人之子,诚不忍...
-
《行女哀辞》拼音版
序: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裁。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
-
《二孙女帖》拼音版
羲之顿首,二孙女不育,伤夭命,痛之缠心,不能已已。哀悼切心。岂图十日之中,二孙殁,如何。羲之顿首。
-
《京陵公主女王氏哀辞》拼音版
猗欤公子,季女惟王。生自洪胄,禀兹义方。盻倩粲丽,窈窕淑良。如彼春兰,吐葩含芳。葩以霜陨,芳以歇尽。彼苍者天,胡宁斯忍。曾未弱笄,无疾...
-
《诸女帖》拼音版
诸女无日,事悬心。阮新妇何日至?慰姊目下。
-
《独酌谣四首·其一》拼音版
独酌谣,独酌且独谣。一酌岂陶暑,二酌断风飙。三酌意不畅,四酌情无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欢欲调。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
-
《独酌谣四首·其二》拼音版
独酌谣,独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发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当夜开。聊奏孙登曲,仍斟毕卓杯。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中...
-
《独酌谣四首·其三》拼音版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