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女谣
〔元〕
扬州袅袅红楼女,玉笋银筝响风雨。
绣衣貂帽白面郎,七宝雕笼呼翠羽。
冷官傲兀苏与黄,提笔鼓吻趋文场。
平生睥睨纨绔习,不入歌舞春风乡。
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
荒村白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鬼。
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株。
人夸颜色重金璧,今日饥饿啼长途。
悲啼泪尽黄河干,县官县官何尔颜。
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
传闻关陕尤可忧,旱荒不独东南州。
枯鱼吐沫泽雁叫,嗷嗷待食何时休。
汉宫有女出天然,青鸟飞下神书传。
芙蓉帐暖春云晓,玉楼梳洗银鱼悬。
承恩又上紫云车,那知鬻女长欷歔。
愿逢昭代民富腴,儿童拍手歌康衢。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鬻女谣》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老百姓以出卖自己的亲生女儿来寻求活命这种典型情景的描绘、渲染,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社会贫富悬殊的强烈不满之情。全诗主要运用层层递进的对比手法,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力量,同时也焕发着人道主义的光彩。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鬻女谣》此诗约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诗人时任镇江录事司达鲁(即长官)。据《元史五行志·文宗本纪》等记载,天历元年(1328)八月,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建德、镇江、池州、太平、广德等九郡发生水灾,淹没农田一万四千多顷;次年六月,通州、霸州等四州遭遇雨水灾害;而真定、河间、大明、广平、峡州等五州四十县则大旱。仅山东就有灾民六十七万六千多户,陕西有一百二十三万四千余。连年的水旱灾害,使得饥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卖儿鬻女,生活悲惨。但文宗却大兴土木,不惜民困,诏令在建康修建龙翔集庆寺、在蒋山修建崇禧万寿寺等,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作者愤而作此诗以揭露现实。
相关诗词
-
鬻女谣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大...
-
鬻孙谣
白头老翁发垂领,牵孙与客摩孙顶。翁年八十死无恤,怜女孩童困饥馑。去年虽旱犹禾熟,今年飞霜先杀菽。去年饥馑犹一粥,今年饥馑无馀粟。客谢老翁将孙去,泪下如丝不能语。零丁老病维一...
-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
雨
...?蜴,徵敛从兹脱箠楚。乃者盗贼连三霜,以致逆气成旱荒。老稚大半委沟壑,丁壮岂免从豺狼。况尔犁锄铸为兵,纵有废地无复耕。东家鬻儿西鬻女,骨肉之怨何时平。只今一雨民稍宽,柳叶榆钱尚得飧。莫令边陲又金革,公赋从容私始得。
-
楚女谣
楚山萧萧吹绀发,楚女采莲歌夜发。年年种菂迟成藕,水深拔根丝在手。悬房学茧秋雨多,化为魂梦巢蜂窠。前花作实采已尽,后花尚蕊船未过。昨昔浮萍随涨水,湿紫寒青裹莲蕊。
-
美女篇
...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
-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娇语若连琐...
-
筑城谣
...筑城欲高高易倾。寇来尚可,官今杀我。盎无粟,釜无糜。坊正来索钱,縳去抱鷇雌。告吏且勿箠诘,朝鬻我离龀儿。翁病何苦,妇代欙土。伐我北墉桑,夷我井,拔我芧。女垣之外,欲以走马。高城长五丈,下者三丈馀。荷者弛担,舆人止其车。载愧拾甓公何怒,为乃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