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田家行》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篇即描绘了杂草丛生、野水横流的凄惨景象,总写灾难;中间三句具体写出灾荒的严重程度,绘出一幅使人看了不禁要黯然伤神甚至潸然泪下的苍凉画画;末两句,写灾后人们的苦难生活。全诗语言简括,形象生动;信笔写来,寥寥数句,看似平铺直叙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 作品出处高太史大全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高启与刘基不同,没有直接地参加争夺政权的军事斗争,长期避居农村,全然一派陶渊明式的清高和李白式的洒脱。这种孤傲清高的性格,使他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但他在农村生活中,也能审视时代的命运,作品中突现元代末期战乱或衰败中百姓遭受层层盘剥的主题。《田家行》即是反映阶级剥削、民生疾苦之作,写农村遭遇水灾后的荒芜景象和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的情况,应为其早期隐居吴淞时的作品。
相关诗词
-
田家行二首 其一
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
田家行
...相告,少缓自速辜。不怕长吏庭,鞭挞伤肌肤。但恐上官怒,谓我县令懦。伤肤犹且可,令懦当改图。阳春变霜雪,尔悔不迟乎。急往富家问,倍息犹胜无。田中青青麦,已是他人租。闻说朝廷上,方问民苦荼。贡赋有常经,谁敢咨且吁。不愿议蠲免,但愿缓追呼。
-
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
田家行二首 其二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
-
田家行
溪南种田溪北住,屋东栽桑屋西树。阿翁八十不出户,长男踏车妇织布。大女送饭小络纱,幼男放牛未还家。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田家古来多苦辛,饱暖各自全一身。我愿子孙亲?亩,终身不识离乡苦。
-
田家行
上冈下冈走仆仆,驱牛下冈上冈宿。冈头风雨多则多,畏有儿童来牧犊。短裙蔽膝筐系肩,此是贫人来拾田。老夫浑有十亩麦,大半人家种子钱。年年田中穧不敛,今年刮田如镜面。秋田虽好犹未熟,熟时更有还官谷。
-
田家行
田家风景亦可悦,人比城间语言别。杨柳垂垂塘水清,茅屋时闻机杼声。篱边绿绿禾苗长,水际青青芦笋生。隔岸好山如画轴,我偶过之看不足。夕阳何处笛呜呜,牧童归来跨黄犊。田家莫嫌生计薄,县吏不来心便乐。
-
田家行
前年雨霖忧漂没,屋塌篱倾贫到骨。去年遍地飞螽螟,了却官租厌糠覈。恰喜今年菜麦新,绝无疾疠与灾迍。田家方醵鸡豚社,又报前村虎咥人。
-
和周秀实田家行
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