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
〔先秦〕
子(1)之汤(2)兮,宛丘之上兮。
你舞姿回旋荡漾,舞动在宛丘之上。
洵有情(1)兮,而无望(2)兮。
我倾心恋慕你啊,却不敢存有奢望。
坎其(1)击鼓,宛丘之下。
敲得鼓儿咚咚响,舞动宛丘平地上。
无(1)冬无(1)夏,值(2)其鹭羽(3)。
无论寒冬与炎夏,洁白鹭羽手中扬。
坎其击缶(1),宛丘之道。
敲得瓦缶当当响,舞动宛丘大道上。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1)。
无论寒冬与炎夏,鹭羽饰物戴头上。
小提示:诗经《宛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陈风·宛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述的可能是一位男子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反映的是将不可遏止的情感投射于生命的存在本质的外化形式乐舞中的文化内涵。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因其特定的文化氛围而有别于一般的《诗经》篇章而具有特殊的兴发感动力量,同时在技法风格上颇有特色。
创作背景
关于《陈风·宛丘》的背景,主要有三说。一是刺陈幽公说。《毛诗序》、郑笺、孔疏、严粲《诗缉》皆以为“子者,斥幽公也”。陈幽公荒淫好色,游荡无度,其德行一无可观,为人所恶,故有诗刺之。二是刺陈好巫风说。郝懿行《诗问》、魏源《诗古微》皆持此说,以为陈之先太姬妇人尊贵,好巫觋祭祀歌舞,国民传其遗风,遂成习俗,此诗实刺陈国臣民之陋俗。三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陈风·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其理由是,因为刺诗之说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持,从诗的文本中的一个“汤”(荡)字,并不能得出刺舞者放荡的结论,荡有摇摆之义,正是写舞者热情奔放的舞姿。况且从文本语义的抒情性看,在保留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盛而四季巫舞不断的陈国,诗的作者怀着热烈的情爱,表达他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恋慕,实在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在同以巫祀著称的楚国,也有男女相思的内容反映在《九歌》等楚辞作品中。
相关诗词
-
送宛丘任少府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
送杨叔恬应北京辟
昔时见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贤。子于文字实赡博,海客谩估珠盈船。
-
陈州村人或赋上阳白发人者毛甡过闻而感焉
河南河北不种麻,上阳宫中无好花。玉沟流水载花出,从此宫墙不能八。宛丘东路桑落村,漂流近在村东园。黄门持鹞晚归寂,公主望乡朝负暄。西山盗贼走春电。花落重飞旧巢燕。舞鹭翻垂篽宿衣,沤麻添作西宫...
-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讽久客
宛丘击鼓滞归人,酒盏花枝日日新。千里盐资方责楚,十年缯算未收秦。关临落月鸡催梦,路逆西风马避尘。乡信悠悠不堪寄,深闺愁绝雁声春。
-
延庆观访陈州王君
珠阁晴逾丽,山林午自和。我来驱独马,笑尔溺双鹅。腊雪融楼薄,溪风傍竹多。虽非宛丘习,吾醉亦婆娑。
-
先兄中散挽歌词四首·其二
德与才高位不酬,大钧杳默向谁尤。剖符政化传沂水,握节威名振宛丘。心悟三乘真合觉,学该九域独推优。雁行影拆元龟丧,泪洒西风不忍收。
-
海楼为宛丘秋藏用题
不著阑干百尺高,难容此客卧云涛。深连厚地三千轴,迥压神仙十五鳌。日影夜生浮画栋,珠光秋孕射霜袍。醉来白眼看馀子,未许元龙气独豪。
-
食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
进瑞雪歌
...动天地,岁岁丰穰为上瑞。明年有闰节气迟,冬深有雪方及时。三农但喜及时雪,天心帝力岂得知。臣忝颂条居近辅,劝课农桑理舆赋。宛丘之下为封部,宣布皇恩愧襦裤。王泽流而有颂声,因而拜手献歌行。歌云岁云暮兮日云暮,白云初向斜阳度。斜阳韬掩云舒布,惨惨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