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

李白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一壶酒,独酌无相亲(2)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1)不解(2)饮,影(3)随我身。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伴月(1)影,行乐须及春(2)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歌月徘徊(1),我舞影零乱(2)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醒时同交欢(1),醉后各分散。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永结无情游(1)相期邈云汉(2)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其二】

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1)不在天。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1)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1),一斗合自然。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但得酒中趣(1),勿为醒者传。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其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1)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1)饮。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穷通(1)修短(2)造化(3)夙所禀。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一樽齐死生(1),万事固难审。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无差别,何况世上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天地,兀然(1)孤枕(2)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其四】

月下独酌四首·其四

穷愁(1)千万端(2),美酒三百杯(3)

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虽然愁多酒虽少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所以知酒圣(1),酒酣心自开。

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

辞粟卧首阳(1)屡空(2)颜回(3)

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当代不乐饮(1),虚名安用(2)哉。

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

蟹螯(1)金液(2)糟丘(3)蓬莱(4)

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1)醉高台。

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小提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四首》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