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乡子·相见处》是五代李珣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写一位南方少女偶尔遇到一位少年,一见钟情,巧妙地佯失双钗,暗约相会。作者准确地把握住少女的人物形象,通过几个极有个性特征的行为,既描绘了少女性格中天真无邪、热情奔放的一方,又勾画出情窦初开的少女矜持、羞涩的一面,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全词摹写传神,感情纯朴,词中又点缀以越王台、刺桐花、大象等南方风物,使这首词洋溢着一种南国情调,令人赏心悦目。
创作背景
据《栩庄漫记》考证,李殉是早期来华的波斯人后裔。其文化底蕴无疑是伊斯兰文化,这从他兼治医学,其弟也以从医为业即可得到某种启示。又由于李殉长期生活于中土,受汉文化的濡染自然在所难免。伊斯兰圣贤自古也都是提倡接受先进的汉文化的,穆罕默德所谓“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即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思想。李殉“以秀才预宾贡”,全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身上固有的伊斯兰文化因子仍时时在发挥作用。“词”是词人的心曲,是词人情志的外化。他“亡国不仕”,“多感慨之音”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他少柔婉纤丽的情调,而多明快真切的风格,不无潜在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用,使其词作在西蜀文坛上别开生面。
李珣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亦颇负诗名,但终不脱波斯人本色,多年以经商为生,浪迹天涯,曾到过广州。唐末广州已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有阿拉伯人万余。李珣在那里如鱼得水,有一段颇为自在得意的生活,常邀女子同游。李殉共有十七首《南乡子》词,皆写南国山水风光与民俗人情。此词即为其中的一首。
相关诗词
-
南乡子·相见便情长
相见便情长,只有琅琊大道王。三百年来文物感,苍茫。身到亭亭九友旁。梅雨好凄凉,黦我丹青一扇香。袖里珍擎怀里握,收藏。合配君家赋九行。
-
南乡子·相见靥双嫣
相见靥双嫣,红洗秋妆晚更妍。谁画长眉青入鬓,连娟,难得天然是偶然。移近晚晴边,微袭秋衣淡淡烟。欲问经年多少恨,无言。修到天怜可自怜。
-
南乡子·初见好容仪
初见好容仪。一朵秋英傍玉墀。了却平生相忆愿,堪疑。已误芳盟十载期。妆脸睡时宜。淡著胭脂浅画眉。最是动人情绪处,低帏。不许鸳鸯不并飞。
-
南乡子·除夕又作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
南乡子·华亭吊古
风雨满长亭,鹤唳滩头梦未平。故国王孙何处去,伤情,烟月空濛白苎城。往事恨飘零,江上青山云自横。闻说莼鲈秋更好,凄清,漫忆风流张步兵。
-
南乡子·原误作行香子
交泰一声雷。迸出灵光万道辉。尤遇迅雷重脱壳,幽微。射出金光透顶飞。一性赴瑶池,得与丹阳相从随。显现长真真妙理,无为。出涌阳神独自归。
-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时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时。共结因缘久远无。
-
南乡子·烟漠漠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