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问秦淮
〔清〕
问秦淮(1)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1)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1),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小提示: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折桂令·问秦淮》该散曲出自《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哀江南》。此曲描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曲中,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 作品出处桃花扇
- 文学体裁散曲·小令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折桂令·西湖早春
小红楼隔水人家,草未鸣蛙,柳已藏鸦。试卷朱帘,寻山问寺,何处无花。金络脑堤边骏马,锦缠头船上娇娃。风东繁华,不醉流霞,前世生涯。
-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
折桂令二首·其一
问先生酒后如何。潦倒模糊,偃蹇婆娑。枕底烟霞,杖头日月,门外风波。尽皇都、眼眶瞧破。仗青天、信脚胡过。好也由他。歹也由他。便做公卿,当甚么么。
-
折桂令·红尘不到山家
红尘不到山家。赢得清闲,当了繁华。画列青山,烟铺细草,鼓奏鸣蛙。杨柳村中卖瓜。蒺藜沙上看花。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
百字令·题秦淮秋泛图
两行倦柳,带湿烟摇暝、牵人羁绪。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还记坠叶轻潮,嫩凉时候,与客携尊俎。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
-
桂枝香·秦淮感秋
...可怜如许秋色,只是烟笼水冷,后庭歌歇。帘波澹处留人影,袅西风、数声长笛。彩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念旧事,沉吟省识。问曾照当年,惟有明月。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秦淮万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望中何限,斜阳衰草,大江南北。
-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
桂殿秋·秦淮渡
秦淮渡,碧波流,冷月斜明花外楼。仙人掌满金茎露,桂子香寒玉殿秋。
-
新水令带过折桂令·别仲华进士辛巳
晓亭三叠奏阳关。共离情、春愁黯黯。莺声遥入座,花气细侵帘。梅雨无端。把韶光一夜换。休怪我、懒上雕鞍。量这些、过隙浮踪,消几度、千里关山。柳折金丝,酒斟玉斝,诗满云笺。魏俊逸,才高子建。晋风流,年少潘安。苑草芊芊。渭水川川。也知到后会多期,再来时,只怕我、两鬓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