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猛虎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借乐府古题揭示唐朝藩镇割据,子孙相承,为恶一方的社会问题。诗共十六句,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猛虎的凶恶,先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再极言猛虎作恶之甚。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紧承上面的意思指出,有法术能制虎的黄公都怕遇见猛虎,而猛虎看见具有虎形却不食生物的仁义之兽驺虞,心里还感到不舒服,嗔怪驺虞的无用。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先说人有宝刀,但悬之壁间无以为用,不能以之除害,宝刀愤激不甘而作雷鸣;后把矛头直指官家,创造出对强藩悍将畏之如虎的官家形象。全诗古朴无华,意境深邃,笔墨经济而充分准确地刻画出猛虎可憎可恨的形象,流露出诗人的忧国悯时之情。
创作背景
李贺虽然只活了二十七岁,但却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其时正值安史乱后不久,国家元气大伤,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祸国殃民,莫此为甚。李贺的诗“其命辞,命意,命题皆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姚文燮《昌谷诗注序》)。这首《猛虎行》就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针对藩镇跋扈,强据一方,肆为凶恶,横行无忌,“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资治通鉴》元和七年李绛语)而作的。
相关诗词
-
《前有猛虎行》拼音版
前有猛虎后有蛇,血吻怒目声呀呀。狂飙落木山欲裂,山中白骨纷如麻。宁使蛇有足,莫使虎有翼。蛇虽添足竟何为,虎如有翼谁堪敌。山林虎猛亦怕死,终岁不敢入城市。君不见城中猛虎垂饥涎,吮民膏血不怕天。
-
《猛虎行》拼音版
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虎乃爱其身,惊遁不近侧。人兮不如虎,甘心堕荆棘。
-
《猛虎行》拼音版
猛虎突出势恒怒,不住深山踞当路。风高月黑闻啸声,四野行人尽回步。一虎之猛尚可当,群狐假窃牙爪张。岂无壮士欲手搏,出门四顾心徬徨。耽耽尔威谁养就,昔犹昏暮今白昼。瞑目从教凡兽惊,肥身那管饥民瘦。虎兮虎兮知惧无,灞陵亭下秋草枯。飞将猝发金仆姑,石犹饮羽况尔乎?
-
《猛虎行》拼音版
上山采樵,道逢猛虎。虎衔樵去,置之林下。樵告虎言,君何不仁。君得一饱,我则殒身。昔非有怨,今何见嗔。虎答樵言,何哉所云。子非我怨,我非子嗔。皇天赋性,有此不仁。樵告虎言,君言虽辩,匪我攸闻。吾闻天地,大德曰生。驺虞不杀,独匪尔伦。虎答樵言,当死小犊,亦何多...
-
《猛虎行》拼音版
猛兽何斑斑,游戏厓谷间。所遇但獾兔,未逢豪与贤。长揖告乳虎,我宁逢汝怒。耻从距而冠,乃为蹻蹠伍。朱草生广庭,爰有德翼游。灌莽何荒秽,鸨鸮自相求。君子避危邦,至人畏寻斧。毋寻垂堂忧,而纡乱朝组。酋耳自云仁,勿忤鳞虫鳞。猛虎自云武,不食腐鼠腐。
-
《猛虎行》拼音版
...白额斑斓而锦文。南山有猛虎,白额斑斓而锦文。目睛铄雷电,齿牙决浮云。出入乘风飙,威加百兽,熊罴豺狼狐兔,惕息莫敢与共群。山头绝樵采,山底无四邻。终朝攫取行旅食黎氓。妇女小儿骨骸若丘山。腥秽不忍闻。谓虎汝胡不仁。胡不学彼驺虞凤与麟。百兽有恒食,胡汝好食...
-
《猛虎行》拼音版
...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虎虽猛,那得前。市有虎,言非妄。君不见左冯诸邑天下壮。斧斤声断林壑空,猛虎通衢恣来往。食人肉,饮人血,沈痛积冤何可说。凝香堂上紫烟浮,风流太守忧民忧。一朝下令开信赏,藉皮枕骨弥山丘。虎已灭,人患绝,夜永犹闻泣幽咽。泰山之侧如可居...
-
《猛虎行》拼音版
...壑,喷雾藏烟日色薄。危坡直下二十里,云水阴寒气参错。蓦地如雷吼一声,行客软战不能行。公然白昼?人食,负嵎咆哮谁敢撄。居人惶怖路人苦,传闻共道山有虎。我来经过问居民,尔县谁欤实守土。人恶害人当即除,虎恶比人定何如。居民答言县官好,政简刑清民不扰。朝朝驱...
-
《猛虎行》拼音版
北山可以遗死生,上有老树千年精。树深屋古青壁侧,盛夏五月悲风鸣。牛羊下来石巃嵷,猛虎怒叫山为动。村中小儿不敢啼,谷口行人色相恐。屋西有田东受渠,种田得谷山中居。虽有猛虎犹足乐,不如出山豺狼当道除。
-
《猛虎行》拼音版
朝逐猛虎行,暮逐猛虎宿。寄命口吻间,形骸常局蹙。君子处危疑,大道怀肃穆。东征谨流言,厄陈戒微服。幼主不我招,众口纷欲逐。修善苦无馀,袭恶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