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唐〕
长戈莫舂(1),彊弩莫烹。
虽有长戈,却不能把猛虎刺,虽有强弓,却不能把猛虎击。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1)。
猛虎哺育子子孙孙,要它们像自己一样凶残毒狠。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它把头举起,就像一座城池,它把尾翘起,就像一面旌旗。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曾经降伏猛虎的东海黄公,如今怕虎也不敢夜间出行。
道逢驺虞(1),牛哀(2)不平。
猛虎途中遇到似虎的驺虞,因其不害人伤生而大怒不平。
生何用尺刀(1),壁上雷鸣(2)。
宝刀利剑不能发挥作用,被挂在墙上,悲愤吼啸如雷敏。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泰山脚下,虎害复生,今日又传来了妇人的哭声。
官家(1)有程(2),吏不敢听。
官府虽然定有捕捉猛虎的限期,但衙吏们畏惧,不敢听从。
小提示:李贺《猛虎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猛虎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借乐府古题揭示唐朝藩镇割据,子孙相承,为恶一方的社会问题。诗共十六句,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猛虎的凶恶,先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再极言猛虎作恶之甚。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紧承上面的意思指出,有法术能制虎的黄公都怕遇见猛虎,而猛虎看见具有虎形却不食生物的仁义之兽驺虞,心里还感到不舒服,嗔怪驺虞的无用。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先说人有宝刀,但悬之壁间无以为用,不能以之除害,宝刀愤激不甘而作雷鸣;后把矛头直指官家,创造出对强藩悍将畏之如虎的官家形象。全诗古朴无华,意境深邃,笔墨经济而充分准确地刻画出猛虎可憎可恨的形象,流露出诗人的忧国悯时之情。
创作背景
李贺虽然只活了二十七岁,但却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其时正值安史乱后不久,国家元气大伤,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祸国殃民,莫此为甚。李贺的诗“其命辞,命意,命题皆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姚文燮《昌谷诗注序》)。这首《猛虎行》就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针对藩镇跋扈,强据一方,肆为凶恶,横行无忌,“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资治通鉴》元和七年李绛语)而作的。
相关诗词
-
猛虎行
南山张罗,北山道阻。欲东复西,其如猛虎。猛虎前致词,锯牙旌其尾。一日不食人,肝肠饥欲死。吁嗟此下人,岂不闻谈叹其声,眈眈其视。高堂为虎穴,谁道探其子。道建驺虞,曾不相似。冷户无馀脂,白骨无荣髓。嗟尔虎,不食人,人皆食之矣。夺尔之食,不如与尔。
-
今猛虎行
南山一何傀,松柏为薪,雉兔足虞罗。何来巨兽,般文素质而磨牙。目如岩电烨交加,呼噏山岳腾风沙。嗟汝猛兽胡不遨嬉归山阿,豺貙是友饭麇麚。而乃耽耽曳尾,盗我黄犊二艾豭。唶汝兽中王,文豹之所匹。奈何入牢荚,篱落以求食。至仁麟在...
-
猛虎行
长林白日暮,凄风起山城。猛虎初负嵎,狰狞谁敢撄。狐狸左右窜,父子逐逐行。磨牙若张戟,掉尾如树旌。虎行不可近,虎怒能咥人。吁嗟冯妇慎勿轻,古今谁是裴将军。
-
猛虎行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
猛虎行
...攻九嶷玉。倦不憩三危峰。九嶷有惑号。三危无安容。美物标贵用。志士励奇踪。如何只远役。王命宜肃恭。伐鼓功未著。振旅何时从。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人谓客行乐。客行苦心伤。
-
猛虎行
猛虎长啸风满谷,十载山中往来熟。朝啖牛羊暮杀人,眈眈不畏弓刀逐。山翁死后空茅屋,山下行人早投宿。妖狐凭威作人语,跳梁白日欺樵牧。南来壮士怒相触,弯弓射虎穿虎腹。闪烁双睛甘就戮,髑髅作枕皮为褥。人生何必书多读,能事自足惊殊俗。何当更斩长桥蛟,老夫虽死关心...
-
猛虎行
...,贫不从权贵游。猛虎窟中多恶少,贵人门下非清流。蒙鸠巢苇苕,乾鹊代渠愁。飞鸢啄腐鼠,凤凰见之悲且羞。长安道上车马客,处身颇似二鸟俦。苞苴不独...
-
猛虎行
南山深林多虎穴,猛虎噬人时出没。嗟尔虎胡不仁,驺虞之厚麟振振。尔独胡为甘食人,咆哮百兽尽辟易。山家闭门晏未出,往来射猎观行迹。男儿欲作健,誓寝汝之皮。昔年白额今安在,除害终看饮羽时。
-
猛虎行
猛虎何狰狞,猛虎莫敢撄。攘臂许冯妇,善搏留其名。深林邃谷无不有,咆哮一声百兽走。傍山人家时近有,犬羊惟恐落其口。渡江渡河闻昔时,汝虽肆暴亦有知。
-
猛虎行
上山采蘼芜,下山采蘼芜。采采犹未已,白日将崦嵫。归来逢猛虎,咆哮当路隅。徬徨何所之,林莽多人居。岂无桑间人,轻薄同秋胡。此身虽可噬,此节安可渝。甘心饲猛虎,矢志同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