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唐〕
垂緌(1)饮清露(2),流响(3)出疏桐(4)。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居高(1)声自远,非是藉(2)秋风。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小提示:虞世南《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相关诗词
-
詶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
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
闻蝉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
始闻夏蝉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
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
病蝉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
新秋病中枕上闻蝉
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
-
闻新蝉寄桂雍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
听蝉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