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年间在金陵(今南京)为送别江宁知府王胜之而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概要地叙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势与历史变迁,着重描绘金陵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下阕用游仙的比喻来称赞王胜之的高洁,以金陵算不得理想居地来宽慰王胜之。全词用语戏谑,笔意轻灵,充满奇幻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渔家傲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根据此词题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贬调湖州,后又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因此案,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奉诏调往汝州。同年七月(一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送别。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甲子七年,赏心亭送胜之作《渔家傲》。”王文诰《苏诗总案》:“甲子八月,与王益柔游蒋山作。”
相关诗词
-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拼音版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拼音版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
《渔家傲·洗尽秋容天似莹》拼音版
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
-
《渔家傲·往岁阻风长芦,夜半舟中所见如此》拼音版
月黑波翻江浩渺。扁舟系缆垂杨杪。渔网横江灯火闹。红影照。分明赤壁回惊棹。风静云收天似扫。梦疑身在三山岛。浮世功名何日了。从醉倒。柁楼红日千岩晓。
-
《渔家傲·赠孙姑》拼音版
奉劝孙姑修大道。时时只把心田扫。杀了三尸并六耗。无烦恼。常清常净知玄奥。休问异名炉与灶。冲和上下通颠倒。铅汞自然成至宝。非常好。霞光簇拥归蓬岛。
-
《渔家傲·闻西樵方为京口三山之游却寄》拼音版
晴日南徐风景异,蒲帆饱趁春涛驶。一片江山千古事,同儿戏,伯符志业何曾遂。月下租船人咏史,使君大有凌云气。满目茫茫愁对此,横笛里,妙高台上吹新水。
-
《渔家傲·淡墨轻衫染趁时》拼音版
淡墨轻衫染趁时,落花芳草步迟迟。行过石桥风渐起,香不已,众中早被游人记。桂火初温玉酒卮,柳阴残照柁楼移。一面船窗相并倚,看渌水,当时已露千金意。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拼音版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拼音版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
《渔家傲·金山》拼音版
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员峤岱舆更赑屃。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