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徙知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天骥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以名亭为“放鹤亭”。苏轼为之作题记。
相关诗词
-
《和放鹤亭晚坐》拼音版
闲云无所为,乃恋余之襟。梅与我为三,以友鹤在林。得句数四吟,迭唱如幽禽。山秀以夕气,我其山知音。意静遂止啸,杉梧尽森沉。葛巾裹萧散,高寄无凡今。松暝烟萝合,青苍围...
-
《放鹤亭》拼音版
石门关外古亭基,树老藤枯野径微。放鹤道人今不见,故应人与鹤俱飞。
-
《放鹤亭》拼音版
溪亭阅古坐斯须,千载孤山信不孤。岂必鹤归识丁令,恰因梅放缅林逋。赢将白傅还苏守,留得青山与碧湖。葛岭当前漫相傲,顽仙未必及潜儒。
-
《题放鹤亭》拼音版
昨甫浙中吟处士,今来徐下缅山人。一般放鹤留高躅,舍是更当谁与亲。
-
《放鹤亭》拼音版
或有贡鹤者,綵笼巧庄校。曳尾涂中龟,笥藏非本好。艰飞羽已剪,仰食喉空叫。怜其类乘轩,荣不存所乐。深山丛樾间,放去任腾掉。一岁养翼成,二岁和子效。原在山庄中,施亦有佳报。林家明圣致,张氏云龙调。于我何有焉,我意其明告。既以遂烟霞,亦...
-
《题放鹤亭》拼音版
君复当年真逸哉,江淮游懒独归来。何妨鹤子聊无母,且喜梅妻不藉媒。张氏西山有津逮,卢家云壁岂重儓。至今亭畔胎仙纵,想见先生返棹回。
-
《放鹤亭放歌》拼音版
...山高,案衍西岭实不遥。过岭即可造创得,事半功倍难辞劳。适百里者半九十,自画未可中路抛。因之贾勇复前进,或舆或步为清遨。小亭又在岭之半,去年放鹤因名标。鹤去不知向何处,中鋗拍手徒呼招。尔又非张氏之僮林氏仆,翩然羽客岂能俛首逐逐随尔曹。
-
《放鹤亭对鹤作歌》拼音版
去年放鹤因名亭,今年鹤在如有情。栖松友鹿颇适性,餐风饮露已养翎。四柱何曾与为槛,鹤自不去生吾感。岂伊犹忆稻粱恩,此而放之翻觉慊。嗟哉物类有若斯,掉头去者诚何为。
-
《放鹤亭戏题》拼音版
支硎溪壑多分支,寒泉楼阁早弗寒。独喜四柱称放鹤,犹存本色临荒山。道人已往不复返,胎仙一去谁期还。千年丁令致可笑,惜未忘情于世间。
-
《放鹤亭作》拼音版
孤山山北圣湖濆,云有林家处士坟。自是傲时尚高逸,岂关缀景事华纷。桑田海水殊当代,鹤子梅妻属此君。暂对拈毫非不可,虑无佳句继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