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四十九叔祖母朱氏孺人挽词》拼音版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裹头。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拼音版
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三·楞伽院李氏山房》拼音版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俯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
《节寿诗为邓主事锡礼伯祖母汤太孺人八秩初度》拼音版
造物无缺陷,人生罕奇节。万类转鸿钧,灵蠢递生灭。秀气之所钟,树立迥殊绝。邓君伯王母,赋性如冰雪。百年笃坎坷,适以成贞烈。十八丧所天,吊影啼孤鴂。痛欲殉九京,高堂念方切。俯首事翁姑,儿职代无缺。犹子锡礼父,茕茕四龄孑。保抱如亲生,注望隆阀阅。恩勤未及立,遽尔随电掣。太君偕幼嫠,性命相依结。是时锡礼君,襁褓犹未脱。众雏仰重慈,存孤互提挈。天意酷诸孙,母氏复永诀。柩下绕孩啼,索亲泪成血。酸声剌慈耳,听之心惨裂。哀哀寒无衣,未寒谋补缀。嗷嗷饥求餐,未饥筹餔啜。熊丸助精修,策励希英杰。经史穷精微,诗文悬日月。教育冀有...
-
《题张母陈太恭人八十一冥寿》拼音版
...手捧桃觞称庆下。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无价。忆昔封翁弃养时,簉室霜寒鬓未丝。画荻自传义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自古艳传三不朽,没世无称圣所丑。死而犹有不死存,便是人间最上寿。君不见孟母三迁子学成,千秋庙享尚馀荣。恒河沙数巾帼在,身后谁复识姓名。
-
《题胡学士从叔祖母曹氏死节卷》拼音版
此身所托惟良人,良人云亡安用身。未逐生前与偕老,宜从地下长相亲。事关生死岂不犬,心全节义惟其仁。贞魂虽远愈不灭,铭文炳焕留坚珉。
-
《挽知府李至刚内孙氏恭人》拼音版
毓秀闺门记昔年,大归名阀遂移天。顺承君子躬夷险,教育诸儿总俊贤。忧患荐膺成永诀,褒封遄复贲重泉。玉堂大老铭潜德,行谊应知百世传。
-
《拜先世祖晋新安太守府君墓于双石》拼音版
南朝遗迹半无闻,我郡犹传刺史君。当日循良开甲第,至今行旅识荒坟。百年守令孤芳在,万指儿孙一派分。不见墓田双石磉,白杨寒雨晚纷纷。
-
《挽梁母李氏》拼音版
三牲日养未为丰,六帙俄如一梦中。天外阴云沉婺彩,堂前凉露陨萱丛。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共挽灵輀歌楚些,荒郊乱起白杨风。
-
《挽傅仲斐生母李氏·其二》拼音版
已登椿柏七旬算,终锡花钗九树妆。懿行在人今已矣,西风笳鼓助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