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寘]韵
- 创作年代宋代
相关诗词
-
《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拼音版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但于肉髻宝瓶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
《十六观经颂·观音观第十》拼音版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
《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拼音版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
《十六观经颂》拼音版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
《十六观经颂·地观第三》拼音版
琉璃宝地正观时,谛了分明极乐国。八种清风鼓乐音,苦空无我无常曲。
-
《十六观经颂·佛菩萨像观第八》拼音版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
《十六观经颂·树观第四》拼音版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
《十六观经颂·总观第六》拼音版
众宝国土宝楼阁,宝树更兼池间错。此个总观若成时,名为粗见彼极乐。
-
《十六观经颂·华座观第七》拼音版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
《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拼音版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