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安清明》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刻画唐末时期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乱世初定后人们沉溺于短暂安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之情。全诗暗用前人诗句,运用反衬手法,语言清新,抒情委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长安清明》此诗当作于这个时期。
相关诗词
-
《清明后登城眺望》拼音版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拼音版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
《鹤冲天·清明天气》拼音版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
-
《吕纪雪图》拼音版
...陵豪客方闭户,剡曲幽人难放舟。山禽在原半在隰,欲飞不飞毛羽湿。渺渺平沙落雁多,萧萧古木群鸦集。天寒日暮恒苦饥,欲觅颗粒将安之。长安贫者亦无数,遑用恤此禽虫为。四明画史清狂客,决眦大呼声裂帛。画里风情祇自知,赋罢令人三叹息。
-
《清明寓火州次易念堂大令韵》拼音版
雪泥鸿爪共天涯,为遣离愁酒量加。佳节清明逢客路,故园儿女卜灯花。囊中诗满收风景,镜里颜凋感岁华。济世诸君终有策,治安应胜贾长沙。
-
《壬辰清明日客有携酒城东邀陈致中谢行可程子舟马希穆及余游月盘洞天偶遇张文泰遂同饮欢甚行可以老杜清明二诗次韵纪事因就韵赋·其》拼音版
闭门且免走西东,时事无闻绝似聋。几处干戈犹不息,一春桃李又成空。唯馀山水长清丽,未见车书远混同。冷节伤神登墓道,禁钟未夕惨江枫。青山旧宅南归后,白日浮云北望中。欲效微才今未用,沧波甘分钓鱼翁。
-
《洪武丁丑春题王叔明湖山清晓图》拼音版
...轩窗柳遮岸。陶令秫田谁为耕,邵侯瓜地亲将灌。种桃莫问武陵津,采芝偶得商山伴。书封雁帛感苏卿,鲙斫鲈丝羡张翰。濯缨欲待沧浪清,挽衣空歌白石烂。树树岩花岚雾重,叶叶汀蒲水风乱。蛱蝶暖依芳草飞,鹧鸪晴入丛篁唤。荇藻翻容避钓鱼,杉楠不借寻巢鹳。壁帙芸...
-
《念奴娇·庚申长安闰中秋次陈其年韵》拼音版
秋光无尽,把冰轮、重碾影摇珠阙。何幸婵娟频会面,不待明年逢节。桂子还飘,霓裳更舞,砌满长天雪。蟾蜍如旧,琼楼铃索同掣。最爱清漏初沉,玉绳低转,肯使樽空设。屈指平生能几遇,添得数茎霜发。家国牵愁,岁华偷换,欲向南鸿说。故园今夕,东篱曾否花发。
-
《小重山·椽烛乘珠清漏长》拼音版
椽烛乘珠清漏长。醉痕衫袖湿,有余香。红牙双捧旋排行。将歌处,相向更催妆。明月映东墙。海棠花径密,迸流光。迟留春笋缓催汤,兰堂静,人已候虚廊。
-
《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拼音版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