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挽张魏公》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借史论今,深惋“韩信阵”之未成,哀叹武侯未捷而殒,以潜喻张浚的悲剧人生。后两句直点“魏公”之败,将其“不平气”化作“峰上云”,既暗写张浚死葬衡山的现实,又巧妙将其精神通过与祝融的比附,而得到一种升华。这首挽诗气势磅礴,意趣深婉,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符离惨败的反思,而且歌颂了张浚坚持抗敌的爱国精神。
创作背景
《宋诗纪事》卷五十八引《山房随笔》讲了这首诗的写作经过,张浚之子张栻告诉刘过:“先君魏公,一生公忠为国,功厄于命,来挽者竟无一章得此意。愿君有意,为发幽潜。”刘过作了这首绝句,张栻为之堕泪。可是《山房随笔》说作诗的时间在辛弃疾帅浙东时,即嘉泰三年(1203)或四年(1204),则根本不可靠,因为这时张栻已经死了二十多年。
相关诗词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庚子之役,变出非常,维时公督楚甸、我辖秦疆,数千里羽檄交驰,幸得和衷全大局;戊申以来,担当尤重,际此外交棘手、内政撄心,一个臣华夷共仰,那堪尽瘁报先皇。
-
《过虎头狼尾滩避险出陆至谭晋仲故居有谢公昌国刘公德脩薛公仲章诗用谢韵有赋·其一》拼音版
尚记翩然下帝傍,七年才入屈公乡。山衔西日去家近,风递北氛吹袂凉。新事感伤心力短,旧交零落话头长。况堪刘薛吾师友,黄壤堂堂閟夜光。
-
《题成都宪江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箴》拼音版
勤似忉忉廉揭揭,谨疑??信悾悾。佩韦董子柔成缓,专瑟梁丘和近同。义利只差丝杪忽,功夫端验始衷终。六箴须把公忠贯,公处还归一字忠。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事为天下图始,辄属我公,宫廷深倚济艰难,几时文轨大同,得弥遗憾;身以儒臣立名,慨维世变,弟子相从记言论,每忆起居便坐,横涕中原。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同是变法强国,荆公有知,应多愧色;自矢鞠躬尽瘁,武乡而后,仅见斯人。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论交未十年,我见公晚,治学无寸效,我负公深,老去多伤,怅触情怀惟往事;有横草之志,不握畺符,有造辟之谋,不预枚卜,时艰孔棘,安危属望更何人。
-
《挽张之京联》拼音版
荒径已无花,生平陶令高风,恨少五男随杖履;春池犹咏草,此后谢公清梦,喜添一弟助吟哦。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莽荡神州,学风蜕蚹,溯创始艰难,维公荩画纡筹,盎盎心田培国脉;苍凉衡岳,仙驭骑鲸,念涵濡化育,吾党范金爇瓣,堂堂眉宇景天人。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大局艰危,当内忧潜伏、外患迭乘,沧海横流,先帝与老臣,同遗此恨;平生梗概,在廉正持躬、公忠体国,盖棺论定,谀言并谤语,两失其真。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兴学始能储才,相业远超张太岳;变法艰于勘乱,勋名高出左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