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宿王昌龄隐居》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相关诗词
-
《次韵昌龄西园十咏·其五·桃》拼音版
欲留王母盘中核,兼采秦人洞里薪。此事渺茫花笑我,不如聊赏故园春。
-
《送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拼音版
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
-
《次韵昌龄西园即事》拼音版
世态蝇营已厌驱,小园初辟称幽居。杯深转觉利名薄,心静更宜花木疏。窗几吟馀山色好,轩斋梦觉日华舒。尤怜不弃东园老,时复相从辨鲁鱼。
-
《九日寄昌龄弟·其四》拼音版
我有茱萸畔,遥同辋川底。登高少一人,又是王家弟。
-
《昌龄欲游白石兴尽而止予亦思前年之游遂次其韵》拼音版
前年蜡屐远寻幽,洞府曾经一宿留。诗句亲题碧云里,梦魂时到白岩头。风生见说欲飞去,兴尽何如且罢休。他日相呼老兄弟,飘然杖屦共翱游。
-
《北山隐居》拼音版
负郭萧然筑短墙,北山隐几意悠长。静看青草随时换,笑问白云何事忙。范蠡浮家终觉晚,刘伶荷锸信非狂。楮冠布褐安吾分,那有移文到草堂。
-
《浣纱女》拼音版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拼音版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拼音版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
《代扶风主人答》拼音版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