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两汉 曹操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北上太行山(1),艰哉(2)巍巍(3)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诘屈(1),车轮为之(2)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树木(1)萧瑟,北风声正悲。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2)少人民,雪落(1)霏霏(3)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延颈(1)长叹息,远行多所怀(2)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1)怫郁,思欲一东归(2)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梁(1)中路(2)正徘徊。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迷惑失故路,薄暮(1)无宿栖。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囊(1)行取薪(2)斧冰(3)持作糜。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悲彼东山(1)诗,悠悠(2)使我哀。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小提示:曹操《苦寒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苦寒行》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征讨高干时作的一首乐府诗。诗中生动地描写了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厌战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这首诗前四句白描写景,突出了登太行之艰险难行。第五至第十句用景物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哀、惊惧、沉重和冷森森的压抑之情。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叹息、忧郁和思归。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用白描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行军途中的生活艰苦之情形。全诗语言苍凉悲壮,沉郁浑厚。

创作背景

《苦寒行》这首诗是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时,高干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曹操

曹操(魏武帝)

三国时期魏国政权奠基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县人。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