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亭记
〔明〕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况所谓游观之所哉!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酒同酣,相与歌曰五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子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歌已而退寿陵。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孕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恰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环翠亭记》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一篇散文,出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该文是一篇应人而写之作,写于明朝开国之初,记述了一座园亭由兴到废,由废到兴的过程,赞扬了许氏一族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仅在于此,他把一座园亭的兴废与世道人心,国之盛衰联系了起来,歌颂了明朝开国皇帝“正四海、致大平”的丰功伟绩,并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明朝政权寄予深切的期望。
相关诗词
-
环翠亭
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
-
环翠亭
客意长随倦鸟还,翠屏空梦小孱颜。
-
环翠亭
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
寄题胜因环翠亭二首 其一
遥知与客登临处,看得云山到落晖。四注小亭清入画,万竿寒玉碧成围。
-
雨后陈道机招饮环翠亭
天净雨初霁,草木相新鲜。碧水萦低槛,好鸟鸣树间。浮云薄太虚,去去亦何闲。开轩挹苍翠,秀色凌盘餐。疏松动凉飙,萧然开我颜。况有忘忧物,重觞累我前。放情遗滞虑,良会非偶然。落日散孤霞,墟里明炊烟。何当复相寻,披襟弄清泉。
-
次韵叶秀实县治环翠亭·其一
亭高望远破天悭,万叠晴岚俯仰间。着屐好追灵运逸,垂帘尤爱恺之閒。诗豪会见挥银笔,酒圣端能倒玉山。杖履欲归聊徙倚,栖鸦寒带暝烟还。
-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其四·环翠亭
樵磴盘苍巘,渔矶俯碧潭。群尖清染黛,一曲翠挼蓝。冉冉松云细,娟娟竹露涵。春风万杨柳,绿影乱毵毵。
-
环翠亭述怀
江县闾阎合,池亭水草交。红梅过年蕊,绿竹隔墙梢。清兴诗联集,微疴酒盏抛。何能遗世累,云外结松巢。
-
环翠亭卷
春风荡晴江,夜雨落梧叶。南坡有高人,孤亭占清绝。看竹孰主宾,问月几圆缺。泉池三伏冰,花砌五更雪。独抱栽培心,造化论工拙。
-
新泰县环翠亭
官居坐官府,不见青山青。閒来亭上看,青山绕重城。左见青山纵,右见青山横。具敖浮虚碧峥嵘,群峰连娟相缭萦。县庭无事苔藓生,独携珍琴写溪声。琴声锵锵激虚亭,罢琴举酒招山英。山英莫相嘲,我虽朝市如林坰。客有山中来,闻说令尹清。山英异时合有情,周遮不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