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安阳城楼》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的作品。此诗先写江水绕城穿流的平静秀丽,再写江城春日才子群公的闲情逸致,随后转向城郭绿洲的开阔景致,诗末句又以美丽动人的汉水神话做铺垫。整首诗把江水、游人、绿洲、城郭及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尽显盛唐诗歌的恢弘之音。
创作背景
孟浩然40岁时(729年)曾去北方旅游,到长安谋取功名。《新唐书》本传说唐玄宗接见了他,当他朗诵到自己的《岁暮归南山》五言诗“此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时,引起玄宗不悦,遭到斥责。这个传说也许不可靠,但诗中表现他的愤激心情却很合乎真实。孟浩然命运不济,求仕彻底失望了,于是离开长安,从旧子午道顺直水来到古安阳城(今阮家坝),准备乘船沿汉江返回襄阳。当时安阳县名虽己废,但故城仍在,人们习惯叫它安阳城,江南对岸便是安康县城(今汉阳坪)。他登临安阳城楼,被眼前的胜景所陶醉,忘却了在长安的不愉快,便写下了著名的七言诗《登安阳城楼》。
相关诗词
-
登沱阳城楼
终岁不出户,登临一破颜。城荒不成市,邑小更无山。亭废芜蒌古,民知稼穑难。有蜚连岁纪,何以慰痌瘝。
-
登越州城楼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浮云缥缈抱城楼,东望不见空回头。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
登宜梁城楼
城昃风高不耐衣,飞楼缥缈动晴辉。山连平野来无尽,树引寒流去渐微。东望江淮舟楫远,北征车马简书稀。未嗟筋力思滇海,羞对渔樵说采薇。
-
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
-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
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服。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经途延旧轨,登闉访川陆。水国周地险,河山信重复。却倚云梦林,前瞻京台囿。清雰霁岳阳,曾晖薄澜澳。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万古陈往还,百...
-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山城迢遰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