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者根据照片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塑造了“劲松”和“仙人洞”两个主要形象,然后让“暮色”“乱云”“险峰”等次要形象作为背景,从而构成了庐山仙人洞这一“无限风光”的艺术境界,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全诗语言通俗自然,风格含蓄遒劲,寄情于景,寓理于景,形象生动,气势宏伟。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961年
创作背景
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财贸、教育、科技等问题,以便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由于时处“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有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的封锁及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在前一时期的失误,作者此时的心态较为复杂,处境也相当困难。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因此,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本诗写于1961年9月9日,首次发表于196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
相关诗词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佛·其二》拼音版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佛·其一》拼音版
地涌天镌一化身,是何年岁定中人。有无禅语难为问,到了机忘始绝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天池》拼音版
千古岩腰一鉴泉,云霄何处问金仙。盈虚更共潮来去,混沌中含地与天。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旁洞》拼音版
俗寻真去不容身,流水潺潺未见人。云旆莫知来或往,门前谁为扫纤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青栗》拼音版
枝叶凌云绿盖寒,乳藤因得到云端。仙家手植无人会,谁信灵根石上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碧鸡》拼音版
翠碧笙簧羽与声,有时离合不留情。清多本是仙家物,长向秋风独自鸣。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鼓》拼音版
谁知顽物抱真空,自有声音与革同。到此学人还会否,桥西来问紫玄翁。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巨蟾》拼音版
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桥》拼音版
跨越虚中亦自然,几千年度地行仙。桃花流水春风好,由此东西是洞天。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龙·其二》拼音版
去卧仙源懒未安,未收鳞鬣半身寒。何如却赴雷云会,休作游人一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