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年残秋偶作

近代 鲁迅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曾惊秋肃(1)临天下,敢遣春温(2)上笔端。

我已惊骇这肃杀寒秋来临大地,怎敢违心地用笔去赞美春天的温煦呢?

尘海(1)苍茫(2)沉百感(3)金风(4)萧瑟走千官(5)

我置身于广漠的人世间百感交集,在华北危急之秋大批官员竟然纷纷逃离。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1)齿发寒。

衰年欲隐居江湖却无以生息,梦里欲上天却由云空坠落浑身寒栗。

竦听荒鸡(1)偏阒寂,起看星斗(2)正阑干。

倾听鸡鸣偏是寂然无声,起身望天只见星斗已呈横斜(天快亮样子)。

小提示:鲁迅《亥年残秋偶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亥年残秋偶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赠与好友许寿裳。这首诗首联写作者所处环境之艰险,恐怖之惊人;颔联言心情之抑郁,国事之蜩螗;颈联状生死之无地,心境之寒栗;尾联虽言“闻鸡起舞”而不能,一但终见北斗阑干,曙色冉冉。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深沉,意境宏远,对仗工整,词句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5年12月5日,是作者鲁迅赠与好友许寿裳的。许寿裳在1936年的《怀旧》中记载了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他说:“去年我备了一张宣纸,请他(鲁迅)写些旧作,不拘文言或白话,到今年七月一日,我们见面,他说去年的纸,已经写就,时正病卧在床,便命景宋检出结我,是一首《亥年残秋偶作》。”

毛泽东主席领导的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当时,鲁迅和茅盾共同去电祝贺,说:“中国和人类的未来,都寄托在你们身上。”这诗就是为了表达中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党领导的革命上的意愿而作。

鲁迅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1881—1936),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