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山
〔唐〕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峨眉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写登峨眉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仙界的向往。开头写未到峨眉以前对峨眉山的向往;接着写峨眉山的景色,抒发诗人探幽访胜的情怀、好道求仙的不羁性格,并写出了峨眉山远绝尘嚣的境界。诗虽写寻仙访道,而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据清人黄锡珪《李白年谱》称:“开元九载,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
相关诗词
-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一
导江来岷山,嵯峨实无匹。瑶草杂丹砂,灵异靡能悉。其间数百里,峨眉尤特出。中多绿字书,皆言长生术。仙人紫鸾车,手抱瑶姬瑟。碌碌尘土中,俗缘谁得毕。坐令多名山,一一对面失。感此信恣意,林泉娱暇日。
-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三
平明登绝顶,身与众真匹。天风卷颓云,诸山了可悉。瓦屋峙其前,雪山从后出。老佛双瞳方,授我清净术。是时山寂然,泠泠泛瑶瑟。琴声亦...
-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二
言陟兹山来,青翠邈难匹。十步一长吁,奇险不可悉。引领望中峰,云间没复出。聿想山中人,定有王乔术。忽然微雨过,寒风吹萧瑟。行路岂不难,奇赏会须毕。回首眺冥濛,前路忽已失。夕烟开晚晴,乱山照斜日。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眉州道中望峨眉山
...朝帝阙,天门轶荡群仙揖。左驾青虬石凤皇,半途横被罡风折。纱縠溪流纱觳纹,苏家故宅今犹存。独惜坡公富笠屐,黄州雨雪登州云。判杭知颍琼儋谪,海外犹留鸿爪迹。咫尺家山竟未登,千古峨眉笑岑寂。乃知山水平生缘,一游一览非偶然。公如魂魄犹恋此,与公芒鞋竹杖跻其巅。
-
游峨眉山歌
伊昔坡《山经》,峨眉冠五岳。杰然镇坤维,苍翠万仞削。初疑宇内无此奇,今日所见更过之。乃知天地灵怪不可测,生平游览快意无如斯。既蹑飞龙岭,还登歌凤台。狂客已长逝,真人不复来。丹炉火冷鹤驾远,谭经石榻生莓苔。一步一惊诧,十步一徘徊。上有排空叠嶂翠欲滴,下...
-
登嘉定郡楼望峨眉山
西行未作峨眉游,舣棹独登江上楼。三峰两峰太古雪,千树万树孤云秋。寄书远近一青鸟,随艇浮沈双白鸥。安得芒鞋自来去,闲从绝顶凌嘉州。
-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其二
来好题诗去勒勋,山僧应忆李将军。方知万里峨眉雪,都作崇朝岱岳云。
-
登峨眉亭
千尺苍崖一小亭,大江东下入沧溟。矶头牛渚从来险,天际峨眉不尽青。南北山川分历历,荆吴樯舰去冥冥。十年兵后重来客,独倚阑干两鬓星。
-
将游五泄宿吴系山庄遇老迎饷邀余辈先登峨眉不果
游辔维林竹,山窗来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