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唐〕
近来无奈牡丹何(1),数十千钱买一窠(2)。
近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1)戎葵(2)不校(3)多。
令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小提示:柳浑《牡丹》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牡丹》是唐代诗人柳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轻松平淡语言作侧面讥刺。前两句叹牡丹价格昂贵而豪家权门挥金如土满不在乎。三句转出,末句直抑。以物比物,写牡丹花与普通蜀葵花差不多。全诗谴责官僚贵族豪华奢侈,任意挥霍民膏民血,同时流露出反对奢靡浪费和对民生疾苦的隐忧关心之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牡丹》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大历末年(777—779),一说作于唐代宗贞元初年(785—787)。牡丹,享有“国色天香”之誉。其花色鲜艳,姿态优美,清香宜人,雍容华贵,中国人民历来都把社丹作为吉祥、幸福和繁荣昌盛的象征。自古就有植牡丹、赏牡丹、吟咏社丹的习俗。尤其在唐代,特别是大历、贞元年间,更是盛极一时。达官贵人,爱牡丹如狂,“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所谓“花开时一节动京城”正是这种狂热的生动写照。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曾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春有值数万者”。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当时就有很多诗人加以抨击。如白居易《买花》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也是极为不满的,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相关诗词
-
王元道剪牡丹见饷二绝·其二
已是飞花落絮天,东风犹入竹坡寒。绿樽恨我无醇酎,红艳烦君送牡丹。
-
牡丹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
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
种牡丹
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
-
寄题德清周氏牡丹花台
百品千株养牡丹,远同京洛近新安。
-
移牡丹栽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
白牡丹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
绿牡丹
牡丹绿者未曾闻,狡狯司花此弄新。
-
杏花牡丹
牡丹巳谢三旬馀,为君写取最娇枝。
-
密蜂牡丹
偶然墨扫牡丹枝,谁怪浓妆倚市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