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1)。阵云(2)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4)。笑儒冠(5)、自来多误。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1)、又成虚度。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小提示: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谢池春·壮岁从戎》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上片追昔,回忆年轻时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作者青年时代飞扬的意气和爱国的情怀;下片伤今,词人渴望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故地,但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只得寄情山水,为虚掷光阴而感叹,字里行间充满了失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
- 作品出处放翁词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在这里任职,词人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这符合他报效祖国、收复失地的的心愿。因而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谢池春·壮岁从戎》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
相关诗词
-
踏莎行·题吴湖帆夫人绿遍池塘草图册
镂凤才名,彩鸾仙韵。玉台兰雪融心印。东风重返谢池春,千秋慧业销磨尽。恼带鸳慵,撩钗燕困。西亭翠被栖香烬。丹青忍续断肠吟,吴霜一夜沾潘鬓。
-
谢池春·万壑千岩
万壑千岩,冬日潇潇清雅。是谁将、王尘轻洒。卷帘遥望,疑白云归也。何从辨、峰峦高下。寒鸦古木,此际真堪图画。邱中人、定然闲暇。鸣琴对酒,谢尘寰车驾。赋招隐、蓬门关罢。
-
临江仙·白发壮心还未减
白发壮心还未减,春风梦绕扬州。青山隐隐水悠悠。征帆从荡漾,行李亦风流。向日侍郎今右相,元龙豪气横秋。月明千里镇淮楼。依然青眼旧,应不负依刘。
-
桃丘岁暮作
衡门杜俗辖,时与参术亲。三旬九梳发,不知昏与晨。早来践繁霜,积霰纷成尘。白日光惨澹,气色黯不伸。始知玄律穷,黍谷无回春。岁功忽云改,劳生犹艰辛。四邻起寒杵,恻恻伤我神。天地固有尽,年华安足云。
-
岁除寇至和吴广文五首·其五
谁染关山战血红,三吴壮士引雕弓。荒林虎啸风声切,野戍乌啼夜色空。未信吟诗能退虏,翻令生子学从戎。何当挽取天河水,净洗扶桑日月东。
-
岁暮山居杂感·其十八
从兹谢坲坱,上屋骑危樯。绣?妇人服,蜉蝣公子裳。綦巾非不美,岸帻未为狂。到有残汀沚,相徉鸥鹭傍。
-
题夏昶四时画竹图四首·其一·凤池春雨
龙种初栽凤沼边,春深玉立已参天。为乘好雨添幽色,不是浓云与淡烟。
-
送玉融庄克荣从戎四川
念尔事戎行,间关道路长。扁舟愁滟滪,匹马过瞿塘。猿啸惊残梦,鸡呜治去装。到时书尺素,好趁雁来翔。
-
谢池春·残寒销尽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
谢池春·残寒销尽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沾。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