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宋代
《临江仙·佳人》拼音版
《扇子诗·其八十》拼音版
《卜算子·密叶蜡蜂房》拼音版
《谢池春·烟雨池塘》拼音版
《西堂前老松状如偃盖或云即摩顶松也松产茯苓为人窃去松今不存因栽数小松补其处书此诗壁上》拼音版
《诸友惜别夜坐德行堂饮茶》拼音版
相关诗词
-
《题弟侄书堂》拼音版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读书》拼音版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
《新竹》拼音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古人谈读书(三首)》拼音版
...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盖士...
-
《李氏山房藏书记》拼音版
...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
-
《读书有所见作》拼音版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拼音版
...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
-
《杏花书屋记》拼音版
...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
-
《书堂听读》拼音版
...车马客,亦乏丝竹情。虚堂听读书,四壁金石声。秋风九霄外,常有黄鹤鸣。噌吰互相答,露下天地清。人间尘俗耳,一洗笛笆筝。时闻吟李、杜,沧海吼长鲸。时闻哦韦、柳,雪竹引银笙。琅琅诵坟典,天风吹琼英。读书有馀乐,何必轩冕荣!独存千古意,可以语诸生。「书中求大义,勿...
-
《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拼音版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翻故牍。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