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李氏山房藏书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记述了李氏力学苦读的成就和家中藏书的情况,赞扬了李氏藏书以遗来者的仁者之心。同时它从历史角度考查了书籍的发展及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批评了当时科举士子“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浮浪风气,强调了认真读书的必要性。全文结构清晰、叙议结合,是一篇关于古代藏书的难得佳作,也是读者了解宋代藏书状况的参考史料。
- 作品别称李君山房记
- 作品出处苏轼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李氏山房藏书记》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时苏轼担任密州知州。李常是黄庭坚的舅父,与苏轼交往甚密,他年轻时曾在庐山读书,并把他的书全部藏在庐山寺庙里,以供后生学习,这种有益于社会的无私品质使苏轼很受感动。应李常之约,苏轼写下了这篇文章。
相关诗词
-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其十》拼音版
瑶琴不复理,空馀山水情。弃置石床上,风来时一鸣。
-
《书狄梁公传》拼音版
李氏山河势若蓬,手提长剑截长虹。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直道不为邪党败,逆鳞深得诤臣风。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勋劳尽在公。
-
《次沈侍郎游楞伽李氏山房韵·其一》拼音版
喜陪后骑陟崔嵬,竹里泉鸣古寺开。吟罢苏仙头白句,天风更送好诗来。
-
《金茅山房读书歌贻吴山带》拼音版
出游五岳任两足,渴饮三湘便一腹。名山历尽能几时,且住金茅茹山蔌。金茅山下茅半閒,主人爱客如爱山。澹澹流水写情性,浮云来往怡心颜。我来怜我太无学,置书引客登高阁。病夫耳目各为主,不见精微见糟粕。释书三起谢古人,挥手入山种灵药。灵药初芽合作丸,大珠小珠光错落。持来照见古人心,不令古人空寂寞。
-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拼音版
...显。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济宁李氏久失之,宝...
-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拼音版
千林同霢霂,一室淡虚明。馀润浮窗眼,轻寒入鸟声。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相对焚香坐,油然道气生。
-
《再游朱氏山房用前韵》拼音版
九转新成玉鼎砂,洞门深锁是谁家。鹤书一寄连沧海,凤管双吹隔紫霞。旧雨重来前度客,东风又发去年花。何当了却平生事,馀向山间老岁华。
-
《金缕曲·其一·题耆寿民见山楼藏书图》拼音版
笑倒东方朔。掷毛锥还君此卷,起为君酌。衮衮诸公牛马走,那有王杨卢骆。有亦只束之高阁。身是故将军姓李,语灞陵醉尉休轻薄。弹一曲,夜飞鹊。西山晴翠浑如昨。对楼头纵横万卷,典坟邱索。拉得画师王石谷,来践草堂佳约。吾自有胸中丘壑。妻解麋齐儿虎跳,算一家梅鹤都非恶。百城拥,气磅礴。
-
《宿董氏山房》拼音版
中夜虎渡水,溪树初风生。飒飒吹哀湍,众山皆有声。深庭久无月,黯然三四星。忧人独求醉,释此离居情。
-
《谷林为梅里祁氏弥甥每见夷度先生诸藏书尤宝爱不惜重价购之尝索予所有范正献公集孙学士春秋解方淙山易至再四以其皆淡生堂物也予靳》拼音版
东白先生亲迎时,东书堂前赋结䄜。太君解颂青箱本,郎婿能歌黄绢辞。尔时诸祁已衰落,残签剩帙纷嗟咨。中丞止水血久化,公子逐日魂无归。零落都缘佞佛叟,屏当犹饱估书儿。转盻旷园竟榛莽,先生凭吊泪如丝。风流宅相真健者,代兴蔚为诸侯师。小山插架十万卷,以视外家有过之。凯风寒泉孝子慕,青毡故物先君思。每逢淡生旧手泽,购之不翅珊瑚枝。拟将一卷别著录,属予为序陈慈帏。白华之养在带草,一笑何必斑襕衣。更有王郎劈窠宇,东书堂前历劫遗。旁搜未竟骑鹤去,令我愁过泊花池。徐君所志在挂剑,孺子不须陈只鸡。郎君试置两楹上,定有中宵降植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