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赋
〔唐〕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味不苦口,昏至莫知。颓然纵傲,与乱为期。视白成黑,颠倒妍媸。己虽自售,人或以危。败众亡国,流连不归。谁主斯罪?鸱夷之为。
不如为瓶,居井之眉。钩深挹洁,淡泊是师。和齐五味,宁除渴饥。不甘不坏,久而莫遗。清白可鉴,终不媚私。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何足怨咨!功成事遂,复于土泥。归根返初,无虑无思。何必巧曲,徼觊一时。子无我愚,我智如斯。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瓶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咏物赋。此赋先以几乎一半的篇幅写鸱夷,后半部分才涉及到瓶,意在借助于鸱夷与瓶的相互衬托、映照,以更充分地表现主题。全赋运用对比手法,咏物略物态而重神情,有实写,有虚拟,运思用笔,甚为灵动。
- 作品出处柳河东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中唐时期,相对于藩镇割据,官僚体系的低效与无能和宦官专权似乎在危害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蠹虫们在上层建筑的内部对政权进行腐蚀。有鉴于此,柳宗元在《瓶赋》中通过赞美瓦瓶、鞭挞酒囊对奸佞邪臣进行斥责。酒囊因其能盛美酒而博人喜爱,但它却能使人酒后无德,黑白不辨,甚至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瓦瓶虽不起眼,却能为人汲水,供人解渴,于平凡中对人有益。所以柳宗元以酒囊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智”的投机取巧者,而自己却甘为瓦瓶,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愚”人,展现了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情操。
相关诗词
-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其五
衣染龙涎与麝脐,裁云剪月作冰肌。小瓶雪水无多子,只篸横斜一两枝。
-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其三
酒兵半已卧长瓶,更看梅兄巧尽情。醉插寒花望松雪,人间曾有个般清。
-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其二
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
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其一
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
绮罗香·岚君以木樨、素心与菊花同插一瓶,索赋
淡艳容分,浓香莫辨,瓶胆井泉闲注。孤秀堪伤,簇影自成佳侣。正天气、新冷催霜,伴仙客、不眠凭树。展湘屏、忍耐西风,素心未合怨迟暮。人间多少异趣。...
-
惜秋华·读书帷赋瓶菊
颤白摇红,趁疏篱、晓剪霜寒花凝。琴局笔床,雅映冷标幽韵。高低忽乱明妆,带一片、斜阳窗暝。休哂。算几番、枕秘者回瓶隐。沅湘动新咏。且酡颜借酒,苦吟啜茗。矮几凭、温梦蝶,一双栖并。还愁碎飐西风,似醉客、惊魂无定。灯近。画秋心、素屏圆影。
-
蝶恋花·又赋瓶中一枝莲谢
小院朝来看索寞。瓶水痕消,花谢红妆薄。芳草飘零何处著。香䰟撩乱无栖泊。芳意香䰟应不恶。总在东湖,也到今时落。落在空斋犹有托。幽人肯把佳词酢。
-
文心雕龙·诠赋
...。既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侧附...
-
银瓶女
岳家父,国之城,秦家奴,城之倾。皇天不灵,杀我父与兄。嗟我银瓶,为我父缇萦。生不赎父,死不如无生。千尺水,一尺瓶,瓶中之水精卫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