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感遇·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本诗通篇结构安排紧而有序,叙述风格和缓、平静,给人一种清心、恬淡的感觉。
- 作品别称感遇十二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7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相关诗词
-
张登子招集喜遇胡豹生感赋·其一
别汝真经十五年,瘴南重遇百花天。中间生死谁书札,此地悲欢尽酒筵。万里河山惊觱篥,一时儿女对烽烟。英雄老去心情改,泪尽高凉洗庙前。
-
感遇·其一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西风一夕起,零落悲秋霜。秀色总消歇,清香终不死。感物伤我心,流涕沾衣袂。
-
感遇·其一
吾生本天植,廓然栖灵根。神明坐摇荡,遂与狂流奔。风波得深警,万感寒心魂。贱贫生易达,寂寞吾道存。庶几屏形累,出入无穷门。
-
感遇·其一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
感遇·其一
颠倒苍苍亦可怜,江山何地是安然。宵行秣马传餐食,夜宿连营抱鼓眠。雪骨寒梅真我瘦,冰心皓月为谁圆。从今一斗孤忠血,总化春山哭杜鹃。
-
感遇·其一
自昔恳确田,力疲鲜所获。今兹受草莱,朝暮不遑适。反覆已四三,根盘匪易辟。筋骨岂尝爱,镃基未之惜。嘉种无新机,莠势转充斥。自分农家流,服勤乃长策。水旱会有时,蝥贼数庸厄。惟愿菑畬成,主伯蒙其益。亦令继自今,动免怨疆场。敢希乐郊人,岁取禾三百。
-
感遇十一首·其十一
清风起蘋末,吹荡兰与芷。迨其明灭间,歘然迷端委。相望不相见,幽动无能纪。万岁亦匪他,今者为我始。条绪皆芬芳,勿为叹逝水。
-
感遇十一首·其四
韶月知为春,百卉欣及时。精英取不息,掠美悦其姿。元化遗糟粕,忻合无迟疑。芳华及零落,悲愉各在兹。商山有高歌,煜煜三英芝。
-
感遇十一首·其八
浮云起岱阴,萧屑积空微。翕合非一气,灵雨千里飞。如何彼姝子,孤爱俄顷辉。光影或相报,寸心先已违。歧路勿相问,行行各是非。
-
感遇十一首·其九
涉雒想宓妃,游楚梦高唐。宫中多婵媛,弃置如遗忘。岂其浊河流,独有鲤与鲂。芸堂是燕寝,兰阁有芳香。归来欢日夕,至乐方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