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念奴娇·凤凰山下》为明代女词人张红桥所著,通过对凤声恨别、情深夜短的描写,回忆了昔日的恩爱,表达了词人极其痛楚的心情。
- 作品出处列朝诗集小传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念奴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据《列朝诗集小传》记载,张红桥因说“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耳”,于是四方才子纷纷投诗。经过严格筛选,最后终于选中了谱署林鸿。于是“鸿遂舍其家,以外室处之”。从此二人诗词唱和,感情甚笃。
后来林鸿游金陵,行前作《大江东去》留别,于是红桥就和了这首《念奴娇·凤凰山下》,并设想别后她将日日遥望未婚夫所去之地,万千心腹事,再也无处说!后来终于感念成疾,未婚而卒,实可叹也。
相关诗词
-
《送僧归凤山》拼音版
凤凰山下凤凰儿,文綵才彰羽翼齐。铁网漫天拦不得,归心已在碧梧枝。
-
《念奴娇·寄长女引元》拼音版
花娇柳媚,问东君正是,芳菲时节。帐暖流苏鸡报晓,睡起悄寒犹怯。乌鸟情牵,青鸾信杳,追忆当年别。临歧泪滴,衷肠哽咽难说。望断行云柴门,倚遍凄凉,空对闲风月。屈指归期无限恨,添得愁怀叠叠。镜影非前,人情异昔,怎禁心摧折。欲诉凭谁,尽在数茎白发。
-
《念奴娇·玉兰,寄仙品妹》拼音版
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浴茧时节。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柳眼全舒,蕉心欲展,芳草连天末。阑干凝望,玉兰开遍如雪。犹记昔日东墙,海棠娇倚,半被轻寒勒。最是黄昏疏雨过,掩映晶帘明月。摘粉香清,煎酥色腻,庭下曾攀折。绿窗人远,此情还共谁说。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拼音版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拼音版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
-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拼音版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
《念奴娇·武昌怀古》拼音版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拼音版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
《念奴娇·赤壁怀古》拼音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念奴娇·中秋》拼音版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