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寄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妻子桑树叶绿的春天离开后到柿树叶红的秋天仍未归来,在埋怨妻子不如农民妇女的同时透出思念与内疚。全诗不用典故,纯用自描,极其自然,平自如话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和七年(812年)。元和二年(807年),三十六岁的诗人与杨虞卿的从妹结婚。婚后,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诗人在薪婚不久写的一首《赠内》(五言古诗)以表达夫妻共勉的愿望。此后,诗人有《赠内》(七言绝句)、《赠内子》、《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等多首诗作,可见他与妻子互敬互爱伉俪情深的感情。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初,诗人的母亲陈太夫人病故,诗人怀着对慈母的忧伤,由京兆府户曹参擎任上回到下邳(陕西渭南附近)故乡守孝。诗人步入仕途后的几年中,因屡陈朝政,指责时弊,直言敢谏,遭到了黑暗势力的重压。虽然诗人并不因此畏葸退却,仍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勇猛的奋斗,但是回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心里未免感到烦闷。所以,他是带着政治的苦闷心情回到故乡去的,想借此丁忧之期,摆脱那缠人的烦恼,每日与农民着一样的布农,吃一样的蔬食,垂钓阅读于渭水之滨。大约诗人妻子杨氏自春天回娘家省亲,至秋仍未回归,故诗人寄诗催促之。
相关诗词
-
夏内史诗
...得死所,赴难焉敢迟。桓山有弱羽,飘泊罹虞机。不如屋上乌,反哺毋相违。不如逵间鸿,王国辉羽仪。但如子规鸟,泣血中林啼。一书寄内子,义重非情痴。回忆结缡夕,花烛联旌旗。三月遘大变,外室成孤栖。肯以盛衰故,交谪腾中闺。贤孝媲德曜,和淑侪班姬。霜飙厉贞...
-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其六·代内答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其五
思家独上仲宣楼,何处青山是旧游。便觅鲤鱼先寄信,月圆时节大刀头。
-
寄内
滩水桥东小路支,莫栽杨柳赠分离。内园只可载红豆,每岁相思寄一枝。
-
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
古俗流传重岁新,交相来往笃亲亲。外家在望无十里,内表如今能几人。筋力难施身已老,形骸不索意方真。儿曹能拜何妨遣,要使绸缪百世春。
-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
寄内弟并示仲辅诸公
江浙音书绝不闻,每逢时节叹离群。一秋多病常嫌客,短日无聊只闭门。浅学未容窥易象,旧书懒复诵玄文。莫言耆旧雕零尽,海内交游尚数君。
-
寄内
与子为夫妇,侵及五十春。糟糠逮鼎食,同事白发亲。儿女俨成行,孙枝复侁侁。顾瞻亲交内,偕老几何人。世短恩义长,千金当一晨。如何衰暮年,离别各艰辛。钟鼎难自期,金石非我身。念之不自慰,将思解朝绅。
-
满江红·忆故园种竹栽篱怅然寄内·其四
...、风尘碌碌。原无分、逍遥容与,一生清福。樱笋江边春正好,莼鲈溪畔秋方熟。只清风、明月不须钱,随时足。柴门外,闲鸥鹜。东轩内,栽松竹。料归期未远,不容卿独。皓腕共牵菱角美,冰盘满荐鸡头肉。更隔年、预酿不时需,应千斛。
-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