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
种豆南山(1)下,草盛豆苗稀(2)。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晨兴(1)理荒秽(2),带(3)月荷锄(4)归。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道狭(1)草木长(2),夕露(3)沾(4)我衣。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衣沾(1)不足(2)惜,但使愿无违。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小提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文学韵律押[微]韵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相关诗词
-
春日田园杂兴·其三
二顷湖田五亩园,百年世业遗儿孙。风和莺语笙簧巧,雨过蛙声鼓吹喧。木屐穿花沾露湿,桔槔?水带泥浑。老妻报到茅柴熟,相约邻翁醉竹根。
-
题贾园四首·其三
树绕园亭水漫池,西溪风物最宜诗。即教痛饮成深醉,莫遣空悬别后思。
-
次韵行俭移居·其三
移住城西半亩宽,閒居萧散欲忘官。邻园树色青连屋,露井苔痕碧映阑。东观有书秋后校,西山如画雨馀看。同乡同客兼同调,日日过从得共欢。
-
归田趣·其三·秋渔
七十归来,西江上、堪游堪钓。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堪吟啸。稳坐木兰渔艇子,大儿能网中儿棹。小儿自、理会爇香炉,烹茶灶。蘋花渚,雪...
-
送游尧臣归闽六首·其三
攫金不见人,士以贪自欺。玉壶有清冰,皎皎不受缁。畏义如畏刑,律己吾所师。一尉百僚底,三岁袖手归。鄙夫颡有泚,行李惟囊衣。
-
河中游西园四首·其三
几年萍梗困边城,闲步西园试一巡。圆沼印空明镜莹,芳莎藉地翠茵新。幽禽有意如留客,野卉多情解笑人。屈指知音今有几,与谁同享瓮头春。
-
点绛唇·海上归来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
-
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其三
文运兴隆属圣明,科名事业贵精成。读书三十何能立,心折鸡鸣听五更。
-
赋竹居·其三
远过幽人居,支筇立良久。竹影落秋波,照面绿于酒。俗士不必来,屐齿苍苔厚。案头二王书,妙不数颜柳。
-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其三
寄迹小园中,数椽亦潇洒。主人既相知,此地可久假。县官送月粮,邻翁供菜把。咫尺是屠门,亦有卖鲜者。里巷通往来,欲结鸡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