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八首诗写春日织妇的怀远之情,描绘两幅画面,运用比衬手法,在同一时间内展开空间的对比,口气和神情非常婉转,显示了诗到词过渡状态的特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相关诗词
-
《北游诗十八首·其八·济上闻笛》拼音版
孤笛江上起,片月随江流。临风曲不断,韵水何悠悠。杨柳折欲尽,梅花落更愁。寒鸦散浦溆,残叶飞空洲。楚客正独醒,闻之增繁忧。
-
《绿窗诗十八首·其八》拼音版
楼前杨柳发青枝,楼下春寒病起时。独坐小窗无气力,隔帘风乱海棠丝。
-
《海夷八首·其八》拼音版
钱塘雄盛比姑苏,宋室南迁是帝都。处士梅花经战马,美人杨柳失栖乌。翠华辇路云俱断,白马潮声海半枯。惟有将军青冢树,枝枝南向野莺呼。
-
《偈颂十八首·其八》拼音版
杨柳妆腰带,梅花络臂韝。黄莺偷眼觑,舞得最风流。净慈门下萝卜头。
-
《春柳八首·其二》拼音版
池塘新绿涨平川,碧浪潆洄拂绮筵。为爱春风常起舞,因贪纤月未成眠。金消一缕娇无力,翠扫双蛾淡可怜。试拟青葱诸玉树,长杨赋客在甘泉。
-
《杨柳八首·其一》拼音版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
《杨柳八首·其四》拼音版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
《杨柳八首·其五》拼音版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
《杨柳八首·其六》拼音版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八》拼音版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