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
长风霾云莽(1)千里,云气蓬蓬(2)天冒(3)水。
长风吹浪,阴云笼罩,升腾而起的云气弥漫着波涛滚滚的湖面。
风收云散波乍(1)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突然间风停了,云散了,波平浪静了,万里碧空倒映在水中,像是青天落到了湖里。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1)。
起初看时火一样的落日像是在天边燃烧,给那碧波染上了一层红色,然而当落日西沉月亮未升起的时候天色变得昏暗起来。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1)在冯夷(2)宫。
船中的舟子都回首望着东方,期待着月亮的升起,然而湖水吞吐着素月,原来水神也挽留着她迟迟不肯放她出来。
须臾(1)忽自波心上,镜面(2)横开十余丈。
一会儿一轮明月忽然从波心跃出,犹如镜面横开,清光四射,月光照耀着浩渺无际的湖面,湖水又将月光反映到苍穹之上,上下激射,一派空明透亮,回荡在水天之际。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1)互回荡。
月色清明,寒光直射湖底,那本来在水中吐珠戏嬉的骊龙被这通明的清光照得目眩神摇,
此时骊龙(1)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于是潜伏到水下的最深处去,再不敢衔珠清吟了。
巨鱼无知作腾踔(1),鳞甲一动千黄金(2)。
那硕大无朋的巨鱼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奔腾跳跃,月光射在它的鳞片上,闪动着万道金光。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1)从偶然得。
人世间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的机会很是难得,心情舒畅地返回路过洞庭湖也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远远的听到渔夫唱着渔歌而来,才突然明白今天是中秋之夜。
小提示: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是清朝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描写了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诗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全诗笔调轻健活泼,景象壮观宏丽,意境开阔。
创作背景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诸生身份从军,担任贵州巡抚杨雍建的幕僚。三年后自贵州回故乡海宁,船过洞庭湖作此诗。
相关诗词
-
秋郊晓兴
玉露三秋夜,银河八月凉。山虚响相答,江静练浮光。雨足园蔬茂,年丰稻穟长。不忧群雀噪,鸣凤在朝阳。
-
雷秀才尝学诗于吕居仁能谈江西宗派中事辄次居仁韵二绝赠行·其一
逐客归寻溪上居,钓竿犹挂洞庭湖。忽逢雷子谈诗派,传法传衣共一途。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
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客中秋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色间,以之涤肠兼浣颜。牙签堕地不复拾,五千梵策如等闲。秋毫凡心悉堪呕,颠厦将支木乌有。当念西来五叶禅,宗风扫地君知否?勿笑杞人空戴忧,午夜寸心牢制猴。昔人不负苾刍相,晨朝对镜三摩头。狙公赋□狙空喜,莫投膻气来群蚁。古今万事天际云,世态浮沉乱沤耳。鱼枯...
-
子夜四时歌之秋歌十八首
...烛解罗裳。合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适忆三阳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乐,不觉华年度。飘飘初秋夕,明月耀秋辉。握腕同游戏,庭含媚素归。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