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过永济桥二首·其二》拼音版
一水一溪门,溪门云复屯。珍禽啭乔木,幽鹿走荒榛。雨脚拖平地,稻畦扶远村。高城半颓缺,兴废事休论。
-
《过永济桥二首·其一》拼音版
山背锦屏开,河临永济回。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斜日射虹去,低云将雨来。无涯负清景,长是愧非才。
-
《十日西过永济桥》拼音版
十日西行过永济,时时细雨湿衫衣。多情会得山神意,犹恐行人欠翠微。
-
《步过县南长桥游南山普宁院山高处有塔院及小亭缥缈可爱恨不能到》拼音版
偶扶藤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山萦细栈疑无路,树落崩崖欲压人。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携酒上嶙峋。
-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拼音版
高台喜登眺,登眺触老情。入夏又涉三,馀春安得停。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古今非千载,一瞬即古今。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我友谅无益,有益或曲生。生虽不能言,其言如震霆。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
-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拄瘦筇。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水声流入肝脾里,日影轻遮云气中。玉润即看朝玉阙,山居独自卧山翁。
-
《十月十六日同器远晚步童游桥·其一》拼音版
濯锦江头水自清,行人多少望桥行。桥中不识桥边景,桥下莫知桥上情。
-
《小泊桥南书院》拼音版
欲浮一舸过东吴,小泊桥南兴有馀。尽道久悬高士榻,岂知重见故人车。诗家情味从来别,书院言谈分外舒。莲实藕花秋露滴,坐多题句转清虚。
-
《永济桥》拼音版
墟庙无人吊毁垣,故桥遗址至今存。侵波野岸生新草,啮石老沙留旧痕。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舆无路半樵村。甘棠古道轮蹄断,落日空山暮雨昏。
-
《太守陈侯见要登黄山送马东玉遂用李白登黄山送族弟济赴华阴韵呈陈侯并送东玉》拼音版
颍川贤大夫,虚怀蕴虹霓。虽分铜虎符,合在帝苑栖。邀我登黄山,攀云绝长梯。霜林正摇落,寒鸟鸣惨悽。金牛饮空渚,天镜开峨嵋。尘埋宋武妓,藓剥开元碑。谪仙送客处,魂断白日低。松梢想独鹤,轩昂避群鸡。还思北溟钓,赤脚踏鲲鲵。时穷壮士耻,思远骚人悲。且举一杯酒,肯分云与泥。坐有北归客,张帆震雷鼙。往献白玉璞,不怜红粉啼。荐章已交达,高名动朝闺。君相必见收,烟霄速横飞。杯停可以起,看君开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