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元丰年间(1078——1085)重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由监察御史李定等人告发,在神宗的默许下,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被抓进御史台狱受审,称为“乌台诗案”。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乌台诗案为界,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渐转向旷达醇熟、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相关诗词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五十二》拼音版
慵将奇字溷侯芭,一卷轩辕鼎内砂。拟听扬干诛魏绛,不髓荀勖妒张华。胡兄煮死谁宜弟,厉子宵生且似耶。留取神皋开五叶,愁提鬼掌卖莲花。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五十七》拼音版
微吟即遣暗虫惊,齐语繇来挞不成。旧学刑书墨剕劓,新悬乐笋怒飞鸣。法筵道得犹三棒,地狱难消在一茎。略向东风赊妩媚,还逢百舌禁流莺。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五》拼音版
忠信薄于礼,道德如追蠡。将除愚乱因,应向薄华洗。万有生于无,万无归一柢。昔之得一者,仁义犹稊米。侯王孤寡身,玉石藏真体。道隐无名,德至无声。若昧若谷,乃冲乃盈。冲气为和,万物以成。知足之足,无寡无倾。牖窥天见,郊却马鸣。损之又损,无为无行。百姓之心,圣人之情。民注耳目,圣浑聪明。十三生死地,出死而入生。死生犹断绝,何况辱与荣。前之大笑者,毋为乱首惊。夫惟道德贞,以为天下正。
-
《秋兴八首·其五》拼音版
汉水东驰入楚来,长沙秋望洞庭开。江清楼阁中流见,日落帆樯万里回。去国尚思王粲赋,逢时空惜贾生才。湘南两度曾游地,惆怅烟花暮转哀。
-
《园居杂兴八首·其五》拼音版
种菊春树下,树荫菊不荣。岂无雨露滋,蔽隔伤其生。嘉树自芬敷,蔚然谁与争。上延好鸟栖,下杂秋蛩鸣。风霜坐飘忽,摇落何纵横。终然保令姿,独立扬秋英。
-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其五》拼音版
髑髅晴满白鸥沙,落日长江断客槎。东上荒城莫回首,青原白下少人家。
-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五》拼音版
飞翼西北来,遗我书赫蹄。中有陈情词,复怜双雏啼。野旷川无梁,积荒气候凄。鸡鸣葡萄根,虎啸苜蓿畦。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
-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五·高寒堂》拼音版
下瞰东邻寺,钟声殷两山。贪吟尝忍冷,薄夜不知还。
-
《高竹八首·其五》拼音版
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宇静觉神开,景闲喜真会。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
-
《宋宗庙登歌八首·其五·东安府君歌》拼音版
铄矣皇祖,帝度其心。永言配命,播兹徽音。思我茂猷,如玉如金。骏奔在陛,是鉴是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