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是金代词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边塞战斗场景以及年青勇士乐于奔赴沙场杀敌立功;下片描写抗敌军队,凯旋定在杨柳依依之时。全词与以写从军建功之乐为基调,风格明快,大有盛唐边塞之音,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读者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 作品出处遗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江月晃重山
- 创作年代金代
创作背景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据龙德寿《元好问萨都剌集》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1216)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一据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今河南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此词是初到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江月晃重山·立春》拼音版
雪馆絮飞初散,冰池澌澌旋开。东君芳讯喜才回。双胜好,春色上鸾钗。堤畔和风报柳,溪头淑景催梅。宜春小字贴幽斋。盘供饼、且与醉深杯。
-
《江月晃重山·斗柄指回一性》拼音版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
《江月晃重山·乞郡无因得酒》拼音版
乞郡无因得酒,监州却喜分茶。凭高送目断云遮。江南远,谁与寄梅花。曲底清尊潋滟,吟边醉墨欹斜。霓裳谱就又琵琶。同牢落,谁是小红家。
-
《江月晃重山·苦语愁闻独鹤》拼音版
苦语愁闻独鹤,清歌教得双鸦。蓬山不远曲屏遮。花间意,高咏满天涯。桂海十年瘴雨,邛池五月蛮花。投荒万里便为家。心安处,巾垫帽檐斜。
-
《江月晃重山·讲舍宵闻弦管》拼音版
讲舍宵闻弦管,支筇日傍湖山。樱桃如火照衰颜。当时事,不共暮潮还。欲和阳春一曲,其如蜀道千盘。迢迢双鲤寄书难。书中意。努力劝加餐。
-
《江月晃重山·步放翁韵》拼音版
本自蘧蘧无著,何须碌碌相干。白驹难与驻行鞍。辽东鹤,何日可飞还。最喜味和姜桂,偏怜臭少芝兰。老松苍翠菊花寒。银瓶酒,销却袖斑痕。
-
《江月晃重山·雪月下赏梅花》拼音版
已是黄昏院落,还疑旭日帘栊。一轮高映玉壶中。惊鸿影,宛若画檐东。冷浸雕阑独倚,香盈碧斝谁同。尘氛净绝意交融。清寒味,无处著春风。
-
《江月晃重山·其一·中秋客窗》拼音版
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夜深人醉碧阑干。珑玲影,长是隔帘看。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十年一梦此身闲。西窗悄,诗兴颇相关。
-
《江月晃重山·蓼花》拼音版
照水枝含浅绿,凝霜穗散轻红。汀沙风急雨濛濛。香含千古,澹暮烟中。黯澹还依杨柳,凄凉为惜芙蓉。半红半白媚秋容。晚来堪画处,傍渔翁。
-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拼音版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