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偈颂
- 文学韵律押[文]韵
- 创作年代唐代
相关诗词
-
《寄匡山大愿和尚》拼音版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祗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
《寄庐山大愿和尚》拼音版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
《上东林和尚》拼音版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
《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拼音版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歌此因思捧金液,露盘长庆汉皇宫。
-
《赠袒肩和尚》拼音版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拼音版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
-
《满庭芳·和霭戒师师父》拼音版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拼音版
今有二异僧,一虎随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儿,民间不鼎沸喧哄乎。以人情观之,书本相传如此,既未亲见,不可信也。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实有其人,有其事,有其诗数十百篇。如秦楼有美女,杂佩何珊珊;鹦鹉花间养,琵琶月下禅;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常如此,芙蓉不耐寒。诗律精妙,尾句有开有阖。朱文公深赏之,愚亦赏之,故作如是题。
-
《戏赠死心和尚死心以秀才出家》拼音版
铁城焰里热忙身,几人能掷头上巾。
-
《拜长耳和尚肉身》拼音版
轮相居然足,漆光与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