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
〔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1),绿烟(2)灭尽(3)清辉(4)发。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但见(1)宵从海上来,宁知(2)晓向云间没(3)?
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白兔捣药(1)秋复春,嫦娥(2)孤栖与谁邻(3)?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1),月光长照金樽(2)里。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小提示:李白《把酒问月》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把酒问月》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把酒问月》此诗作年难定。根据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相关诗词
-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其一
万株香雪立东风,背倚斜阳晕酒红。把酒花间花莫笑,风光还属白头翁。
-
月庵·其一
羽人萧散月庵深,问月青天无古今。但放虚庵如月样,更教月住在庵心。
-
中吕·普天乐·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月下独酌四首
...,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那得火铸银盘来。此盘能团复能缺,团是谁磨缺谁啮。中有桂枝起秋风,何处移来秧此中。谪仙似痴还似黠,把酒问月月无说。老夫代月一转语,月却问君君领否。君能饮酒更能诗,一夕无月君不嬉。月能伴君饮百斛,月能照君诗万玉。君但一斗百篇诗,莫问有月来几时。谪仙远孙证明著,笑脱乌纱看...
-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情似长溪长不断,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
孟冬念二日集李将军伯修署中赏菊戏作把菊问答歌
...簧。一刻千金夜未央,汝时抽茎寸许长。野畦芳草同摧藏,到今开处满头霜。北风瑟瑟吹衣裳,月寒酒冷对虚堂。侍儿曲调虽绕梁,曲中哀怨含清商。纵有黄□与绿袖,敢与桃李争风光。把花枝,长太息。怯秋霜,傲秋色。一生不得青皇力,花兮花兮何岑寂。花动容,似解语。执予...
-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