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八月秋高(1)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1)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1)。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
公然抱茅入竹去(1),唇焦口燥呼不得(2),归来倚杖自叹息。
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俄顷(1)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1)。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1),雨脚如麻(2)未断绝。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经丧乱(1)少睡眠,长夜沾湿(2)何由彻(3)!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安得(1)广厦(2)千万间,大庇(3)天下寒士(4)俱(5)欢颜(6),风雨不动安如山。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呜呼(1)!
唉!
何时眼前突兀(1)见(2)此屋,吾庐(3)独破受冻死亦足(4)!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小提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61年
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相关诗词
-
题唐氏所藏崔白画雪中山水
...不比馀工得其髣。连峰合沓波涛翻,负雪崔嵬几千丈。谷幽草木枝干老,岩曲楼台檐角敞。溪头水落正石出,暮霭沉舟暗鱼网。山墙野壁茅屋深,风扬青帘如五两。买鱼酌酒者谁子,应有幽人坐同飨。平生爱雪喜山水,对此乍觉神情恍。明窗静看久愈妍,似倩麻姑...
-
河上秋兴十首·其六
白马瓠子口,秋风汾上歌。帝乡不可见,千载白云多。树动江帆至,云前塞雁过。沧洲无尽极,慷慨有渔蓑。
-
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
秋日村居
鸡犬安眠世事忘,避嚣恰称此村庄。青山红树团茅屋,秋草荒烟冷夕阳。不事繁华人自古,绝佳风味稻生香。溪南好友相邻近,日往烟萝话昼长。
-
采桑子·林风
清游最忆芙蓉郭,约伴花朝。折柬相邀。戏蝶寻香上翠翘。秋风无奈歌骊曲,瘦减吟腰。泪揾鲛绡。锦水多情咽暮潮。
-
鹊巢为童子所破二首·其一
十载风尘客,栖栖旅食难。以予摇落意,羡尔一枝安。力尽哓哓语,巢成呴呴欢。岂期轻薄子,偷眼已相看。
-
吴伟小画歌为周一书都事题
吴伟之画工奇荡,此幅潦草笔力鬯。周君嗜好特众殊,宝之不减锦屏障。清晨示我长安庐,指点云雾生江湖。渔舟颠翻波浪涌,茅屋偃拔风林呼。岸曲岛屿分微茫,髣髴衡巫窥潇湘。南帆欲挂即未得,见画黯惨空长望。
-
蓦山溪·冷吟闲醉
...闲醉,判作凫鸥侣。约略似江南,占一片、微波小住。棕鞋桐帽,回首旧池塘,乌相树,门前路,摇落今何许。帘衣垂了,四壁吸蛩语。茅屋又秋风,也算是、杜陵羁旅。客来访我,但问有人知,萧寺古,槐花雨,穿过残钟去。
-
街柳为暴风所折谩赋绝句
妆点官街能几春,经行常羡绿阴匀。邻翁只怪南风恶,不道年来蠹满身。
-
秋风豪士歌
秋风一夜秋空发,星斗无声山欲拔。何人对此独欣然,一啸风前动眉发。古来豪士心不平,声名为重身家轻。十年磨剑光铓动,万里从军意气生。斗酒青天夜击铁,天涯大地同明月。丈夫得意死单于,安能荣辱分胡越。君不见赵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