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 作品别称春江花月夜词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春江花月夜》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相关诗词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夜月悬金鉴,春流飏锦帆。江花如有意,飞点绣罗衫。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春水绿堪染,春花红欲然。月华金涣漾,夜气玉暄妍。交绕回文锦,联笼飞步仙。赏心逢美景,欢娱正妙年。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空负芳楼约,愁逢江上春。月华天外洁,花影浪中新。讵是沈珠浦,将非濯锦津。争言兰作舫,复拟桂为轮。圆缺同今夕,飘零异昔辰。关山犹自隔,攀折赠何因。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春江歌绿水,綵鹢戏金沙。玉钗初映月,绣带乍藏花。窈窕皆相似,无如张丽华。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张帆渡柳浦,结缆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覆船楼。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翠华巡幸驻离宫,锦缆龙舟万乘东。银瓮香浮仙醴绿,金堤花簇御筵红。逶迤箫鼓来天上,滉漾旌旗在月中。回首可怜春殿隔,如花宫女泣东风。
-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拼音版
条风动芳树,素月流金波。阳春宋玉和,子夜秦青歌。
-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拼音版
金卮湿花露,罗袖留春云。冶容月同皎,微词人莫闻。
-
《春江花月夜》拼音版
平皋淡初白,晚渚凝幽香。栖凫梦芳芷,泛客回沙棠。虚光净绿一千里,远水生烟夺蚕市。休将短字襭长纶,潜鱼不饵缄情纸。谁家思妾倚高楼,横笛一声天际头。江蓠泣露老龙语,何似潇湘锦瑟愁。
-
《赵北口行斋对月》拼音版
冰镜挂空高,将圆欠几毫。星光藏碧宇,烛影捲银涛。自是斯斋素,偏欣此际遭。春江花月夜,丽句缅兵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