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宋〕
柏台(1)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2)月向低。
寒霜之气让御史台狱的夜晚更加凄楚寒凉,月亮低沉,风吹动了檐角上的铃铎发出声响。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1)愧老妻。
眼前浮现出我的孩子们的面容,身后只有草蓑,我这样贫穷愧对跟自己受苦多年的妻子了。
百岁神游(1)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死后神游埋葬在何处呢:汉代的朱邑曾在桐乡为吏,因深受百姓爱戴,被葬在桐乡,我也希望自己能葬在浙西一带。
小提示: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狱中寄子由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此诗为第二首写狱中凄惨的生活和对家人怀念的感情。这两首诗意境凄凉,感情真挚,心理描写动人。
- 作品出处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苏轼在任职地方官期间,对当时大力推行的新法屡屡表示不满,并形诸歌咏,发为诗篇,对新法造成的弊政和靠攀附新党人士而得到高位的新贵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结果引起了当权者的嫉恨,遂指使台谏累章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同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任所被捕解京,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在狱中期间,负责审讯的官员均奉上意,竭力罗织罪名,必欲置其于死地。这一组诗即作于乌台狱中。
相关诗词
-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二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
诵书示子聿二首·其二
易传三圣至仲尼,炎炎秦火乃见遗。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学无硕师。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
和郭子应二首 其二
北窗睡起复西窗,心事悠悠付枕囊。日静无人惊燕雀,野青随意卧牛羊。愁中故自伤游子,别后还应忆漫郎。万里梅边寻斗米,夫君身世亦遑遑。
-
哭薛子舒二首·其二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二
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击鲜何忍为儿溷,反鲊无烦寄土宜。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
-
别后寄大渊二首·其二
苛留未忍听骊驹,薄具酸寒不可孤。邻巷沽来惟饮汁,田家客至具焚枯。吾衰异昔中年别,子去云谁半夜呼。敬问伯鱼诗礼外,过庭亦有异闻乎。
-
和钟子鸿二首·其二
清吟颇觉续貂难,衔袖勤于贽热官。怪子车轮行地远,愧予门户似冰寒。舂粱礼数呼儿具,覆酱文章怕客看。老去商歌声满屋,孰云野处寂无欢。
-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其二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
过杨子桥二首·其二
客愁满目政无聊,忽报船经杨子桥。未到江南心已喜,隔江山色碧相招。
-
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二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羞面见它莺与燕,向人强道不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