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其一
〔宋〕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1)终日面崔嵬(2)。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1)云从底处(2)来。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小提示:朱熹《偶题三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偶题三首》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通过写闲适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第一首说凡事都有根源的道理;
创作背景
《偶题三首》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相关诗词
-
初夏幽居偶题四首·其一
放逐还家一老翁,痴顽自笑更谁同。倚栏风月黄昏后,携杖园林绿润中。泳水小鱼依藻荇,觅巢轻燕拂帘栊。此身要岂坚牢物,莫遣须臾酒盏空。
-
郡斋偶书三首·其一
白首奉鱼书,萧然一事无。吏闲晨已散,人醉暮相扶。卷野收禾黍,连江下舳舻。山城君勿诮,东北是皇都。
-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一
飘然五湖长,昨日国子师。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牵舟推河冰,去与山水期。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能复记此饮,诗成酒淋漓。
-
偶题二首·其一
金仙实语教观空,老氏微言戒知足。生前能著几两屐,安用胡椒八百斛。此身犹自是蘧庐,身外何须宝金玉。一衣一食便有馀,从此梁溪须窒欲。
-
禁直偶作三首·其一
寓直承明意味清,风传禁漏作春声。梅梢影转三更月,身在蓬壶梦不成。
-
无题三首·其一
走马章台冒雨归,后门犹叹滞前期。荷心出水终无定,萝蔓从风莫自持。复帐麝轻难辟恶,曲房蚕懒不成丝。渐渐垄麦藏鸣雉,更恨如皋一箭迟。
-
漫题三首·其一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一
三月阴晴江上天,江花落尽水平川。红蚕老去桑垂椹,黄鸟飞来柳扑绵。千里心常悬梦里,十分春总在愁边。时时更谢苏司业,乞与杖头沽酒钱。
-
沧洲逢瞿太虚运使问及近事偶题二首·其一
问我京华事,动君一日愁。添多新世态,无复旧交游。北寺凉阴尽,西堂讲席收。烟光逐日改,那不念归休。
-
卷末偶题三首·其二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如今寒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