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842年
创作背景
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但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答诗。
相关诗词
-
《酬乐天喜邻郡》拼音版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
《酬乐天叹损伤见寄》拼音版
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病为怕风多睡月,起因花药暂扶床。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
-
《酬乐天叹穷愁见寄》拼音版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拼音版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拼音版
...昔忆君时,君今怀我处。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风尘同古今,人世劳新故。【其三】人亦有相爱,我尔殊众人。朝朝宁不食,日日愿见君。一日不得见,愁肠坐氛氲。如何远相失,各作万里云。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
-
《酬乐天劝醉》拼音版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沈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
《酬乐天早夏见怀》拼音版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
-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拼音版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
-
《酬乐天书怀见寄》拼音版
新昌北门外,与君从此分。
-
《酬乐天》拼音版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祗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