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崖门谒三忠祠》是清初诗人陈恭尹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总写诗人情绪;颔联描写诗人拜古祠,敬忠烈,表明自己平生与古代仁人相同;颈联叙述复明无望,向山海发出抱怨;尾联表明对忠烈的敬仰,也吐露诗人的心声。全诗借凭吊三位忠烈,将古今融为一炉。抒写亡国哀痛,格调沉郁深切,为诗人代表作之一。
- 作品出处独漉堂诗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654年
创作背景
《崖门谒三忠祠》作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时诗人途经崖门,凭吊患烈,感慨万千,于是便写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谒大忠祠次韵》拼音版
宋室踰河日,厓门避历辰。委裘悬百战,殉国有三仁。朗节明云汉,悲风凛缙绅。万年瞻庙貌,谁不吊贞珉。
-
《三忠祠》拼音版
乾坤何黪黩,闽广日凄迷。填海惟精卫,啼山有子规。三臣肝胆裂,二曜震惊低。一自哀歌后,沧波恨不西。
-
《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拼音版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
《三忠祠诗次韵淮阴方太守·其三·文丞相》拼音版
秋日文山冢树苍,旧君报死亦寻常。群疑未白亡元日,万里犹归侍帝傍。东海无家兵已尽,南冠不免死犹光。燕京祠庙灵风急,社鼓神鸦满夕阳。
-
《江阴谒三公祠》拼音版
谁维天柱持坤垠,佥曰孝子曰忠卢。卓哉阎公冯与陈,孤忠同日成三仁。昔年王师定中原,天戈所临竖降幡。陈公一尉浩气伸,独以螳臂撑车轮。固知天命自有真,成命在天义在人。南关一败如云奔,缒城...
-
《广州谒大忠祠》拼音版
忠臣遗庙肃江皋,欲剪溪花荐浊醪。夜半鹃啼柴市血,秋深风撼海门涛。卧楼气作山河壮,战舸魂擎日月高。天不怜孤那可问,佗城怅望倍萧骚。
-
《谒三君祠》拼音版
...。汉庭指佞无屈轶,岭海尊贤有鳄鱼。致君尧舜古难必,蛾眉谣诼偏多嫉。百年荣瘁总成尘,一片浮云能蔽日。当时行迹没苔钱,此日崇祠锁暮烟。应羡山堂阮太傅,圣朝际遇胜前贤。
-
《粤东三忠祠联》拼音版
君臣三大节;词赋十先生。
-
《南园三忠祠分韵得院字》拼音版
...多士,蔼蔼甘为媛。黄河归紫塞,久矣忘燕汴。艮岳成纥干,湖山尚芳宴。荆淮日以蹇,斡难焰方煽。辟彼强弩末,鲁缟何由穿。胡尘暗三极,朔气瀰九县。力断匈奴臂,虚发天山箭。长缨竟莫系,大义赫霆电。鲸涛浩凄恻,中有慈元殿。楼船载国沉,辉光与天炫。群龙翼日...
-
《次韵潘黄门谒伏波祠》拼音版
始定南旌拟过祠,春蘩此日进吾卮。飘风薏苡明珠贝,积藓勋名蚀鼎彝。世且英雄皆庙食,公于冠履有维持。乘舟三叹重回首,得意藤萝剪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