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
天与秋光,转转(1)情伤,探(2)金英(3)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4)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天气反复变化,已是秋日风光,心情也渐渐变得悲伤,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重阳节快到了。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1)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2),蛩声细,漏声长。
黄昏时刻的院落,总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酒醒过后往事涌上心头,愁上加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稀微的蛩鸣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小提示: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行香子·天与秋光》最早见于宋代的《乐府雅词拾遗》,明万历十二卷版《花草粹编》也收录此词,以上版本作者皆为无名氏。清代李文裿辑冷雪庵本《漱玉词》将作者题为李清照,其它各版本《漱玉词》俱未收录此词。
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
- 作品别称行香子
- 作品出处乐府雅词拾遗
- 文学体裁词
创作背景
从《行香子》词的词意来看,当知此词作于重阳节之前。那时的菊花开、秋凉袭来无不揭示了时间背景。在城里的一座院落中,一个独居于此的人,那份孤寂,借酒浇愁,独守空房。在梦中醒来,无法安眠,只有听取砧声、蟋蟀声、更声来打发时间。事件的描写是一个独守空房的妇女打发无聊的时光,整个题材属于闺怨词。
相关诗词
-
行香子·春暮
紫陌金车。绿浦兰槎。共追寻、大地芳华。三分春色,分与谁家。有一分山,一分水,一分花。雨打檐牙。月落窗纱。恨韶光、转盼天涯。小庭寂寞,底事争哗。是一声莺,一声燕,一声鸦。
-
行香子·净扫尘埃
净扫尘埃,惜取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
-
行香子·长夜迢迢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住风敲。茶温烟冷,炉暗香消。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愁也难抛,梦也难招。拥寒衾、睡也无聊。凄凉景况,齐作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
-
行香子·为李武曾题扇上美人同弟纬云赋
烟样罗裯,月样银钩。人立处、风景全幽。谁将纨扇,细写风流。有一分水,一分墨,一分愁。天街似水,迢迢凉夜,十年前、事上心头。双飘裙带,曾伴新秋。在那家庭,那家院,那家楼。
-
行香子·回舟即事
红树槎枒,绿水周遮。荡舟回、水驿烟斜。一樽似梦,万事如麻。叹吾衰也,行不得,住为佳。极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楼前、人戴黄花。船头侧听,不是悲笳。是前溪口,新月底,拨琵琶。
-
行香子·小园漫兴
一个敦丘。一个泥沟。小经营、水尾山头。烟霞旧管,草木新收。有杏花春,荷花夏,菊花秋。万里封侯。四海登楼。问何如、樵斧渔钩。主人高卧,有客来游。是酒刘伶,诗李白,梦庄周。
-
行香子·芙蓉
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兰舟不采,寂寞横塘。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
行香子·马上有感
骄马花骢。柳陌经从。小春天、十里和风。个人家住,曲巷墙东。好轩窗,好体面,好仪容。烛灺歌慵。斜月朦胧。夜新寒、斗帐香浓。梦回画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钟。
-
行香子·你也娇痴
你也娇痴,我也狂迷。望今生、永不分离。如何别后,三换梅枝。是好相知,不相见,只相思。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负我辜伊。凤弦再续,鸾鉴重窥。且等些时,说些子,做些儿。
-
行香子·愁况无聊作
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强招寻、聊命朋俦。穷通皆梦,今古如流。且渊明径,子猷舫,仲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