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论
〔宋〕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词论》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创作的年代推断为南渡之前。
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李清照在《词论》中虽然对词在音律、形式上的种种特点作出了较为系统归纳和总结。但没有提及和词息息相关的音乐,也没有系统的阐述如何写词。当然我们考虑到这只是一篇短文,也可以谅解的。《词论》当时流行的词牌曲调中豪放的较少,导致文中评价较高的词家都是婉约为主,为后世豪放派不遵循曲调者所厌恶,更因其一介女流批评大家而被称为“妄评”。
虽然李清照在词论中没有对如何写词进行系统的说明,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她的词作看到她对她的《词论》的有力例证。
- 作品出处李清照集
- 文学体裁议论文
相关诗词
-
人间词话·第四十则
...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
-
扫花游·为汪旭初兄碧双楼论词图
...羽移宫,谱阑明楚。寸丝细缕。恁红牙按拍,紫箫合舞。最是传觞倩影,囊云炼雨。问何去。倚朴学授衣,相系吟处。同调仙吕许。对定论声腔,准绳词路。翠楼共俎。寄屯田片玉,梦窗情素。宋格骚风,尽识心辛味苦。且延伫。等催花、座中挝鼓。
-
玉楼春·日与贞白谈词极过从之乐因赠
人生知己同胶漆。黄吕交情非易得。少时铅椠志穷经,老去风怀歌按拍。周情柳思谁能识。为爱新声浮大白。论词若作主宾图,我是碧双楼上客。
-
南乡子·题赵君兰碧桃仙馆词
彩笔炫风神。谱入金荃认不真。如此才华谁比拟,前身。应是钟陵写韵人。题遍镜湖春。缕雪裁冰句崭新。除却花帘称敌手,纷纷。巾帼论词合让君。
-
填词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
玉连环·月夜论诗迟潘夫人不至
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
-
金缕曲·见金绳武评花仙馆词题词
列炬移莲烛。正一片、盈盈箫管,送归金屋。却扇新词才赋就,赢得个人如玉。听琴韵、双声旋熟。丹桂香分蟾窟净,看风光、不似灵妃独。舒靥粲,点眉渌。蓟门漫把征程卜。恁多情、轻怜...
-
古代文论选段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典论.论文》·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
-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故臣区区欲先陈前后致寇之由,次论当今待敌之要,虽狂愚无取,亦臣子之常分。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弊,然夏人困折,亦几于亡。横山之地,沿边七八百里中,不敢...